都是用自己和其他人的角度,來描述的顧寒升家裡的事情。
其實主要還是說的大姐顧紅梅的事情。
此刻帝都婦女報那邊的信估計剛到不久,羊城倒是不遠,這會有彙款單。
那就證明對方收下了自己的稿子。
就是不知道稿費多少。
顧寒平眼睛裡露出了驚喜,以前隻知道顧雲陽讀書好,他自己也說了自己隨便考哪所大學。
大家也都知道。
但暗地裡,不是沒有人懷疑,甚至是暗地裡說顧雲陽自吹自擂的。
顧寒平聽到了幾次,嗬斥了幾句。
但這種事情,你越是和人家辯解,人家越是懷疑。
一樣米養百樣人。
就算是民風淳樸的地方,也耐不住人家八卦啊。
這報紙的彙款單也就是稿費,就足以說明顧雲陽沒有撒謊。
“好。”顧寒平不知道,這是顧雲陽第幾次出乎自己的預料,又覺得事情在情理之中。
顧雲陽的學習那麼好,寫個稿子,不是很正常嗎?
顧雲陽已經拿過了信封還有彙款單,看了一眼上麵的數字。
四十元。
顧寒平也看到了,眼睛都瞪大了。
“這麼多?”
顧雲陽想了想,說道:“我一共送了兩篇文章,一篇大概是兩千多字。可能是兩篇一起的。”
郵遞員恭喜了兩句,就騎著車子離開了。
顧雲陽道謝了一番,就拆開了信封,拿出信紙,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上麵首先說了感謝他的投稿。
然後就提到了,這個故事很符合女報的立意,說明了投稿被錄取了。
價格是千字五元。
這麼算下來,確實是千字五元。
不過除了四十元的彙款單,隨信還郵寄來一些糧票,顧雲陽數了數,足足有五斤。
另外還有肥皂票一張,糖票一斤。
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了。
特彆是糧票。
農村是沒有票證發的。
這是按照城市人口來發的。
每個月中旬發下個月的票證,城市戶口拿著糧本到糧食局或者糧站領取糧票,然後再來換取定量口糧。
如果是有單位的,熬在單位吃飯,還要將糧票交到單位食堂,換取飯票。
對方估計可能是考慮到了顧雲陽的地址在大隊,應該是鄉下戶口或者是知青,所以給拿了五斤糧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