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對。
周誌剛和郝建設很不對付。
周誌剛是白石公社本地人,而郝建設是從旁邊的荷葉塘公社來的。
周誌剛是坐地戶,郝建設是過江龍。
且周誌剛在白石公社經營多年,掌握了很多的人脈關係。
郝建設退役轉業而來,被安排在了白石公社。
雙方的理念也有很多不合。
周誌剛這人相比於郝建設,少了很多的進取心。
他更關注自己的利益。
所以平時郝建設在公社雖說不是舉步維艱,但想要落實什麼計劃,也是很難的。
這幾年下來,郝建設也不是一點進展都沒有。
但要說很多,那也沒有。
直到顧雲陽到來,兩次打臉周誌剛,算是落了他的麵子。
表麵上的會議上,周誌剛還是要配合的,但落到實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而且周誌剛看起來落後,實則采取了不合作態度。
如此一來,雖然麵上不好看,但實際利益卻丟的不多。
今天這事很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周誌剛剛才說話的時候,還很戲謔的看了一眼自己。
顧雲陽都有些無語了。
“看來,今天這個會議,周誌剛是針對我來的。這一批的知青下鄉,恐怕紅旗大隊不得不帶回去一些人了。”
顧雲陽對於這些下鄉的知青,其實並不抵觸。
就比如說他,還有楊勝男和韓雪。
隻要講道理,不是那麼多事。
不要隨便攪渾大隊的氣氛。
多幾個人,顧雲陽是不排斥的。
其他人覺得多幾個知青來分糧食,對知青很排斥。
顧雲陽不太排斥。
他有很多的辦法解決糧食的問題。
大米和麵粉沒有多少,這很難解決。
但紅薯和土豆還難嗎?
加上還能可以種一些玉米,糧食擠一擠,總是有的。
還有南瓜。
這些都是高產的作物,產量都不小。
除了玉米,顧雲陽打算在山頂隔一段地方,弄一塊地種植。
其他的,都可以在果林裡種植。
隻需要間隔出距離,不要讓這些作物和果樹爭搶太多的肥料。
加上顧雲陽自己擁有配方的自製肥料,作物的產量和果樹的產量,都可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