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幾千年曆史,一直在種莊稼!
什麼時候和工人一樣上班,到大隊上班,乾什麼?"曹東方反問眾人。
"可以侍候莊稼!"衛老回答道。
"以前幾千年不上班,農民就對莊稼不管不問嗎?種不出莊稼,沒收成!
您的這個理由也是沒腦子的理由,不如一個老農民!
隻是在浪費農民時間,原因就是要姓公,大家要一起乾活,彆的解釋不通!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死,把農民死死的綁在幾畝地上!
本來一天一兩個小時乾完的活,現在要一天,不然沒工分!
沒工分就是沒收入!
衛老,您打仗當師長時,會指揮到普通士兵嗎?"曹東方問衛老。
"唉!不會指揮到士兵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衛老也清楚了裡麵的問題。
"不是我的意思,而是那位創始人的意思,發揮‘主觀能動性’,都被安排好了,怎麼發揮?
一頂頂大帽子砸過來,誰敢動,不動怎麼發揮‘主觀能動性’?
是誰錯了?
我隻是讓國家鬆開農民身上的枷鎖,讓他們在農閒時,和一些剩餘勞動力,做些彆的事情!
既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至少也可以增加國家農副產品的數量!
多吃一口肉也可以少吃一口飯,肉食也不可以缺!
現在國家的物資匱乏到這種程度,乾嘛不讓農民去做!
隻有他們真正,有人,有時間和場地去做!
光靠國家建工廠不行,成本太高!
還包括現在的工資和物價,低了!
太低了!
所有人都吃虧!
大錯特錯!
這件事慢慢來,事太多,牽扯也太多了,短時間辦不成!一步步解決!"
衛阿姨,"農民有時間了,怎麼做,可以增加收入!"
"為什麼說現在工資和收入低了,就是大錯特錯!"宋司令又不懂了。
"衛阿姨和宋司令的問題可以一起回答,一句話,無法真正體現出人和物品的價值!
數據一大攤!
舉一個例子,一頭豬收購價每斤四毛二分,國家有沒有想過,一頭豬從豬崽到成年,所需要的費用是多少?
這中間還有沒有掙頭,如果沒有,誰願意去養豬!
養一個孩子長大需要錢!
養豬,養雞就不需要嗎?
這裡還有人工成本!
至於農民可以做什麼,比如比較簡單的,養豬,養雞,種一些不占良田的蔬菜,紅薯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