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母還真的知道這個事情,“這一次不打算回老家再辦一次婚禮。”
不打算回去辦婚禮?
“小峰那媳婦長得怎麼樣?”
趙母看了她一眼,“長得不錯,溫溫柔柔的。”
溫溫柔柔的?
三河娘是見過趙雲海那媳婦的。
“跟小海媳婦比呢?”
聽到這話的趙母還沒有說什麼,就被走進來的趙奶奶接過話說了起來,“都差不多,兩個孫媳婦都是京市本地人,父母都是雙職工。”
但是趙奶奶還是清楚,當官的和技工的區彆的。
她也不圖這些小輩什麼,所以不管孫媳婦們的家世如何,都是公平對待的。
三河娘不敢問了。
好像小嬸生氣了。
這吃飽了,立即收拾碗筷出來。
“小嬸,小嬸,你們不知道,如今我們大隊變化可大了,去年種的草藥,可賣了不少錢,要比種糧食劃算不少,而且活可是要比種糧食輕鬆不少,今年的草藥又要挖了。”
如今老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上了一些藥材的,趙建平怕到時候搗亂,基本上算是強迫家家戶戶都種了。
但是也有種的多的,有的種的少的。
去年賣了草藥,收到這一筆錢,今年都不用村裡和合作社催促,這些人都認認真真開始種草藥了,甚至有的家裡擴大種植草藥。
“這是一個好情況。”
三河娘笑著說,“建平也是有一個有本事的,有他帶領著村裡人種植草藥,怕要不了幾年,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能蓋上磚瓦房了。”
如今八十年代,城裡有私人工廠了。
村裡有人出門打工了。
但是沒有出門打工的更多。
如今在家的種植草藥也能賺到錢,當然是不用出門的。
“隻要肯乾,蓋上磚瓦房完全不成問題。”
趙母想到另外一件事情,“二壯還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嗎?”
趙奶奶聽老大媳婦這一提醒,也想到這事了。
“二壯.....”
三河娘知道的多一些。
“小嬸,大嫂,二壯應該快了,我們大隊好幾個都收到錄取通知書看了,我都去吃過那個升學宴了。”
當年她家老幺考上,就是辦了升學宴的,如今大隊上有人考上了,就在家裡辦一場,不管辦的好不好,反正就是一個熱鬨。
“如今我們大隊考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了,有的考上了中專,有的考上了大專,也有考上省城的大學。”
因為有趙雲舒這個例子在,大隊上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有一個例子,家裡人當然都希望孩子們有出息了。
哪怕是女孩子。
不少女孩子知道,她們隻有一條讀書的路,如果讀書不成,那麼迎接他們的就是到年紀結婚生子,重複父母的生活。
“哪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