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龍社團,唐明慷慨激昂,抑製不住的激動,一言一行之間神色皆是向往。
“二百多年前,一個外國來的柴火商人,找到了當時清社的龍頭老大宋保公,要與宋保公起做一筆生意……”唐明娓娓道來。
二百一十二年前,一位名叫柴斯霍洛夫的外國商人,登上了九江的碼頭。
柴斯霍洛夫找到了碼頭的主人,清社的龍頭老大宋保公。
宋保公原名就叫宋保公。
柴斯霍洛夫許以厚利,要與宋保公做一筆生意。
據說那筆生意有賣國之嫌,所以宋保公便嚴辭拒絕了柴斯霍洛夫,並將柴斯霍洛夫驅逐出了碼頭,嚴禁柴斯霍洛夫從清社管轄的任何碼頭上岸。
宋寶公此舉惹怒了柴斯霍洛夫,清社隨之也迎來了柴斯霍洛夫的報複。
柴斯霍洛夫並非一個人,他背後有著比清社更為龐大的力量。
他們在境外對清社出口的貨物與人員進行了扣押,欲以此道逼迫宋保公就範。
宋保公後在碼頭親自跪彆被扣押海外的兄弟,承諾照顧其家人,寧可背上不義的罵名,寧願祖宗留下的偌大基業散了,也不做那賣國之事。
畢竟先有國,後有家。
宋保公準備變賣產業,來償還被扣押的貨物。
而就在這時,龍團的天祿公出手了。
天祿公原名楊天祿,被後世尊稱一聲天祿公。
柴斯霍洛夫找到了天祿公,以幫助天祿公一舉吞並清社為誠意,欲與龍團做一筆生意。
當時的清社與龍團勢同水火,宋保公與天祿公更是不對付。
宋保公為信義變賣產業,天祿公本可以大舉收購清社產業,從而做到九江一家獨大。
可天祿公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掏空家底,出手拉了宋保公一把,幫助清社脫離困境。
在大是大非麵前,九江人拎得清,他們的老祖宗,可是為了抵禦外敵,才成立了清社與龍團。
如今外敵再度入侵,兄弟之間心齊與否不容置疑。
清社與龍團的紛爭,永遠都是自家兄弟的矛盾。
自家的事豈容外人插手?讓外人看了笑話?
一不負國家,二不負兄弟。
就這樣宋保公與天祿公聯手,成就了忠義無雙的美名。
也便有了今日的清龍社團與清龍大飯店。
說到最後,唐明已經快要上桌了。
而聽完這個故事的何安在麵露沉思。
單聽唐明所講,這個故事有太多漏洞,太多的不合理。
要麼這個故事是前人杜撰出來的,要麼……這是另一個層麵的事情。
涉及……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