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從未真正被阿爾比昂的權力束縛,軍隊的召集不為彆的,正是為了應對聖教。
刺死的這些人裡,確實有聖教的話事人,但並非唯一。
聖教不受議會管轄,亦不被王權左右,正因如此,其私下構建的勢力遠比表麵展露出的要強盛。
更重要的是,摩根與聖教的出現息息相關。
聖教建立那年,正好是阿爾比昂成立的時間,也是摩根第一次站在明麵傳達末代阿斯蘭君主意見的時間。
如此,想要推導出一些事實並非難事——
摩根便是聖教出現的契機,或者說,聖教從建立到運作,全部都在其掌握之中。
對於先賢形象的扭曲也好,對於先賢聖言的淡化也好,這樣來看,也就都有了必要的理由。
單純的利用信仰大肆對民眾斂財和蠱惑,可不會把篡改和倒錯的任務弄得那麼徹底。
摩根並不是一切的元凶,她沒那麼大的能耐,但不可否認,阿爾比昂的不幸大多都是由她作為幕後推手。
護王騎士們半數選擇了漠視,而這樣的代價便是數代騎士傳承下來,全然忘卻了這位禍國的妖妃當初的癲狂之舉。
眼下這些騎士,估計自誕生之日就已經默認先賢是聖教描繪的那樣吧。
懈怠、縱容……無數人的放過,最後使得整個國度置於危險之上。
阿爾比昂立之不義,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居住在這片國度土地上的人們是無辜的。
既然摩根希望毀滅眾群的子裔,那麼這些騎士也不會說什麼“留她一命改過自新”。
更何況,君王都已經幡然起身,連這位仁慈者的寬容都已不再,他們又談什麼交流——
呲——!
呲——!
呲——!
……
外麵,蒸汽閥幾乎同時發出尖銳的換氣聲音。
那顯然是護王騎士的圓桌甲胄,然而駕駛者還在此地,那麼皇宮外又是誰在啟動機甲?
對峙很快被突如其來的橫禍打斷——五米高的蒸汽機甲頃刻間撞碎皇宮的外牆,徑直殺向議事廳的方向。
隨著一聲轟隆的巨響,大廳的牆壁轟然傾頹,充滿殺氣的金屬臂腕此刻急速轉向,似乎要抓住騎士們直接鎮殺。
隻是,護王騎士不單單是能駕駛好機甲那麼簡單,守護君主圓桌的騎士甲胄的確強大,但不代表他們毫無能耐。
高文揮動著一人高的大劍,門板一般寬闊的劍刃迎向襲來的金屬臂腕,爆發出超人的力量,生生用人的軀體撼動了機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