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定國背上所賜之字便是我華夏民族千年不朽的精神圖騰武聖嶽飛後背上的刺青!
他效仿嶽飛,也確實踐行了他的誓言!
李定國接到永曆帝之後,悄然退兵入雲南,避開了和孫可望全麵衝突。
永曆帝改昆明為滇都,再立朝廷,封李定國為晉王,交托軍國大事。
李定國雖掌管大權,但對永曆帝十分尊敬,不敢絲毫逾越。
隻是他在軍事上的能力很厲害,但在內政上則是不足。
他任命了金維新為吏部侍郎兼督察禦史,結果這貨又是一個搞內鬥的好手,弄得南明朝廷內訌不斷。
對待孫可望,李定國仍舊以大局為重,不斷派人勸說孫可望,希望能夠和解,共同抗擊清軍,恢複大明。
但孫可望仍舊一意孤行,執意要打李定國,還扣押了使者白文選和他的部隊。
孫可望部下馬進忠、馬寶、馬惟興等人密謀幫助李定國,忽悠孫可望歸還了白文選兵權。
隨後,孫可望領十四萬大軍進逼交水,李定國,劉文秀領五萬軍隊對峙兩岸。
李定國仍然希望不要內訌,不想發起最後的決戰。
但白文選派人告訴李定國,大家都準備好了,再不打,就要吃大虧了。
於是,雙方正式最後的決戰!
決戰時,孫可望命白文選出戰,結果白文選帶著兵馬直接衝向了馬惟興,馬軍則又直衝孫可望大營!
孫軍大亂,李定國立馬進攻,孫軍各大營紛紛投降,大喊迎晉王。
內戰平息!
孫可望隻帶著幾十個親信逃跑,沿途所過諸鎮守將皆閉門不搭理他。
最後,孫可望投降了洪承疇,被清廷封為義王。
1660年,孫可望隨順治帝狩獵,被清軍“誤傷”,中箭不治,病死!】
“好,好,好個誤傷!狗腿子!”
看到孫可望的結局,朱元璋直拍手稱快!
崇禎時代,張獻忠大營。
張獻忠同樣是拍著手,道:
“搞內鬥是吧?投降滿清是吧?誤傷,哈哈哈,來人,把這個逆子給我綁起來,我好久沒射箭了。”
孫可望大驚失色,道:“父帥,饒命,冤枉啊,孩兒沒做這些事情啊,都是汙蔑啊。”
張獻忠道:“汙蔑,這是天神的啟示,你是個什麼東西,天神汙蔑你?來人,給我綁起來,我隻射一箭,若是你能活,那我就放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