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餘玠在主政四川之後,積極革除弊政,輕徭薄賦,整頓軍紀,廣納賢良。
他采用了冉璡、冉璞的建議,采取依山製騎,以點控麵的策略,在四川地區修建了十多座山城,並將治所遷入其中。
這些山城,依山而建,臨水而設,易守難攻,就如同一枚枚釘子紮在關鍵位置,逐漸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梯次防禦戰線。
1246年,蒙古軍分四路再次入侵四川,麵對著這些扼守要道的釘子,蒙古軍隻能硬碰硬的攻城。
然後,餘玠又一次擊敗了蒙古。
1250年,餘階主動出擊,誓師北伐,率軍攻占了漢中中梁山。
1252,蒙古入侵四川嘉定(樂山),再一次被餘玠擊敗。
在餘玠的領導下,四川的抗蒙形勢逐漸開始好轉。
隻是,哎】
“他娘的,不會又”
趙匡胤看到那一個哎字,心裡頓時咯噔一下。
而宋朝之前的皇帝們,全都臉色一變,宋朝的傳統又要上演了嗎?記得天幕最開始就說過餘玠的結局。
果然
【隨著餘玠功勞越來越多,宋朝又開始了它謎一樣的傳統操作。
宰相謝方叔想要迫害餘玠,便拉攏了和餘玠不和的統製姚世安對付餘玠。
1253年,謝方叔和參知政事徐清叟誣告餘玠,大權在握,不事君臣之禮。
眾所周知,在宋朝,文官犯事灑灑水,而武將,甭管有沒有真犯事,隻要有人告,基本是告一個擼一個。
宋理宗趙昀以金牌密令其還朝。
餘玠知道變故後,憤懣成疾,七月暴斃,享年五十六歲!
也有傳言,說他是不願冤屈受辱,服毒自儘。
南宋,再次失去一扛鼎大將!
餘玠死後,這宋理宗又開始了傷悲,但謝方叔對餘玠的迫害還沒有停止,他繼續指使其他人上書,汙蔑餘玠,對其家屬和親信進行迫害。
宋理宗也將餘玠生前的榮譽,頭銜,官職等全部削掉。
直到1258年,迫於蒙古大軍來襲和民間的壓力,餘玠的榮譽才被恢複。】
“混賬啊!混賬啊!”趙匡胤滿臉都是怒火激蕩的血色。
宋理宗時期,趙昀一臉的擔憂道:“你們說,太祖會不會被氣到想過來打朕?朕很擔心啊!”
下麵,文天祥當真無語了,他在為這些大將的悲憤離世而惋惜,你這個皇帝卻隻是擔心被太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