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胡惟庸,李善長被嚇得三魂沒了七魄。
“陛下!”
朱元璋擺擺手道:“本來咱也不打算說,既然天幕把你們曝光了,那就先把胡惟庸關進天牢,李善長你先留下吧。”
“謝陛下!”李善長抹了一把汗水,稍微鬆了一口氣。
至於那胡惟庸,哭著喊著被錦衣衛給拖了下去。
其他官員被嚇得不輕,生怕天幕再曝光出來點未來的事情,那樣豈不是要完犢子?
凡是晉朝以後朝代的皇帝們,幾乎秒懂了司馬懿的意思。
不過司馬懿本人是沒法看到了,不管是在東漢末年,還是魏國的幾個時代,司馬懿早就因為天幕之前的曝光,已經被捕殺了。
至於秦漢的皇帝們,多少是有點沒太想明白,這司馬懿和李善長有什麼關係呢?
【除了公爵,在洪武初年,朱元璋還封了28個侯爵,2個伯爵。
其中12個侯爵被殺,1個伯爵被殺。
在洪武中晚期,朱元璋陸續封了28個功臣,其中14個被殺,這些人幾乎都是卷進了藍玉案之中。
兩撥人加起來,總共29個,對了,再算上被朱棣殺掉的耿炳文,正好30個。
那麼34個開國功臣被殺30個的說法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把所有被殺的功臣,全都張冠李戴,說成是開國功臣,34殺30,這不就是為了黑而不顧事實嗎?
另外,明初四大案,朱元璋前後殺了十來萬人。
說起來,的確看上去很多,但經過史學家研究,認為朱元璋其實是在借機清除前元那些腐敗的官吏。
朱元璋曾說過一句話,元以寬失天下。
這句話,曾被一些彆有用心之人拿來吹捧元朝對百姓好,還真忽悠到了不少人。
實際上,是因為元朝根本沒有心思治理天下,他們在很多地方都是采用的包稅製,隻要能交稅就行,至於那些地方的士紳官僚怎麼做的,他們不管。
所以,朱元璋的意思是元朝對那些官吏的管理太寬鬆了,那些官吏無下限的盤剝百姓。
明初的很多地方官吏,都是從元朝過來的,早就過習慣了那種腐敗的,肆無忌憚的生活。
因此,有人說,要不是朱元璋大肆清理一番,或許明朝維持不了近300年的統治。
仔細學習了那段曆史之後,就會覺得。
朱元璋殺人雖然很多,其中也的確有無辜因為牽連過大而遭殃的,但在這四大案的高級成員,幾乎是有一個算一個,隻有罪名搞錯的,沒有不該死的。
曾經這些人也痛恨貪官汙吏,痛恨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裡的人,所以站起來反抗暴元,但是在得到功勳地位之後,卻也很快成為了相同的人。
當然,朱元璋嚴格要求官員是沒錯的,隻不過有一點,讓人詬病,那就是對自己的兒子卻管的很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