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重挫的後金,顯然是不甘心失敗的。
於是在同年九月,趁著秋收時節,再次興兵南下金州,複州一帶,來搶奪秋收糧草。
袁可立便讓沈有容在那些後金韃子搶奪糧草之時,乘風放火燒韃子。
又吃一虧的韃子,再次調集重兵,兵分兩路,運來火炮,準備奪回被袁可立收複的城池。
袁可立早就預料到韃子還會繼續搞事,並且他十分重視情報工作,因此提前集結兵力,分兵埋伏。
他還發動了遼東地區的百姓,對後金占領的城池,駐紮的營地進行騷擾,到處放火,利用火箭重點照顧後金的糧草。
同時他還讓關寧和東江的毛文龍一同出兵,牽製後金兵力。
在袁可立的運籌帷幄之下,後金又一次大敗,丟盔棄甲而逃。
天啟四年,正月,後金利用海水凍結的機會,派遣了一萬騎兵,繞道想要偷襲旅順,以報之前被火攻大敗之仇。
得到諜報的袁可立便命令張盤死守城池,讓沈有容在附近沿海島嶼遊弋,伺機而動,同時又派人在旅順外的險要之地埋伏。
後金猛烈攻城無果,便想要議和,結果守將張盤就跟上一期視頻盤點的耿恭一樣,等敵方使者過來之後,直接給他砍了。
後金又敗了!
可以說,袁可立坐鎮登萊的時期,是明末對後金戰爭曆史上的一大亮點。
因為在此前和此後,已經腐朽的明王朝,節節失敗,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往往是隻要守住了城池,就可以叫做大捷。
而袁可立偏偏用以攻代守的方式,收複遼南大片領土,直逼了後金都城沈陽。
隻可惜的是,這女真就是喜歡掩耳盜鈴。
當年的金國喜歡把宋國寫的一無是處,各路宋將幾乎都在打敗仗,但因為他們沒有滅掉宋國,所以多方資料保存下來,很容易還原當時的情況。
而現在的後金也一樣,隻不過因為他們統一了全國,以至於這位一度收回遼南,全勝努爾哈赤的名將的事跡,鮮有出現在史書之中,隻能從各方零散保留下來的資料裡,才能還原個大概,很多細節都以無從得知。】
“呸!不要臉!”
“沒有碧蓮!”
無數的觀眾紛紛咒罵起來。
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用手捂住了耳朵,吼道:“不要說了,假的,假的,都是那些漢人自吹的!”
此刻的他有些發狂,因為他好像聽到了有人說他不要臉。
宋金大時代,各金國皇帝,看到這裡也是表情尷尬得很。
明朝的皇帝,大臣,將領,百姓,那自是不用說,一個個的那都叫一個義憤填膺。
【隻是可惜啊,就在遼東戰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袁可立卻卷入了黨爭之中。
此時的朝廷,主要以東林黨和魏忠賢領導的閹黨為主,雙方互相傾軋。
朝廷裡,那些官員們一張嘴就是天下蒼生,實際上在乾什麼,都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袁可立一直想要保持中立,不卷進這無休止的鬥爭之中,但終究難以幸免。
根據資料顯示,最開始應該是毛文龍挑起的。
要說後來袁崇煥殺毛文龍,那確實是個錯誤。
不過,毛文龍本身也是頗為跋扈的。
他這一生的功勞,大多都是在袁可立坐鎮登萊的三年期間立下的,那尚方寶劍也是在這一時期被賜下的,東江鎮也是在袁可立的大力支持下建設起來的。
隻不過,隨著他的功勞越高,他也越來越自傲了。
有一次,毛文龍上報戰功,說滿浦、昌城之戰,明軍兵不足一千,一箭沒發,就搞得後金軍混亂自相踐踏,死了好幾萬。
袁可立對這樣的戰報感到懷疑,於是派人前去核查,最後查出來的結果是:殺敵人數不可考證,但是毛文龍在出奇兵,牽得後金軍到處亂跑,疲於奔命上確實有功。
說真的,袁可立對毛文龍是真的很不錯的,在毛文龍居功自傲引起朝中很多人不滿的時候。
是袁可立從大局出發,一直在保毛文龍,說東江鎮很重要,正所謂一將難求,不是隨便換個人去就能搞得好的。
但這件事卻引起了毛文龍的不滿,暗中唆使朝中言官去彈劾袁可立。
這一下,就出現了一個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團體,開始抱團輪番攻擊袁可立,挑動袁可立和毛文龍之間的矛盾。
而這個彈劾袁可立的小團體裡麵,既有閹黨成員也有東林黨成員。
而袁可立本人雖然是保持中立,但他的身份卻跟東林黨關係不淺,他的同科進士,他的弟子裡麵都有東林黨這一方的。
魏忠賢本來是想拉攏袁可立的,但袁可立不站隊,因此惹惱了魏忠賢。
同時東林黨大概也是覺得袁可立是自己這邊的人,卻不跟自己這邊一條心,整!
曆史上,貌似這樣的中立人士被兩頭一起整的事情也是不少,搞倒了這些不想參與黨爭的人,把空出來的權力搶過來給自己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