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魏晉南北朝,許多百姓都紛紛罵了起來,他們的話都很難聽,大概就是有糧食都不給受災的百姓,活該滅亡。
而王侯將相們,大多是紛紛搖頭,要是官員這樣搞,倒也能理解,畢竟官家的和貪到自己包裡的,那是不一樣的。
但是皇帝這樣搞,就屬實是有點看不懂,要是沒糧食也就算了,要是災民還沒鬨起來也就算了,但形勢都那樣了,還守著糧倉裡的糧食乾啥呢?最後都便宜了起義軍拿來暴揍自己?
“唉,我大漢要是能有這麼多糧食就好了,這隋朝的兩皇帝,這是根本沒把百姓當回事,認為他們鬨也鬨不出什麼名堂啊!如此這隋朝的確亡得不冤,隻是苦了百姓,怕是戰亂之下,百姓又要減半吧。”
漢文帝劉恒帶著深深的愁容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
“這些狗皇帝,糧食都爛了都不願意給我們百姓,簡直可惡,該殺,該殺!”衝天大魔王黃巢的眼中,全都是怒火!
...
隋文帝的臉色很難看,他自言自語道:“能彆說丐幫了嗎?朕知道了,下次要是出現災荒,朕一定會積極賑災,開倉放糧的。”
【李淵占領長安後,獲得了攝政大權,被封唐王。
而李世民則獲封秦國公。
此時,那個男人出現了!
他就是曆史上唯一真正打敗過李世民的男人薛舉。
我猜,他可能是崇拜霸王項羽,於是自號西秦霸王,然而他的結局也如同西楚霸王一般,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這薛舉也是在這一年的4月舉兵反隋,通過開倉放糧,獲得了大量人心,一時間快速的儘占了隴西之地,擁兵15萬餘。
一下子兵強馬壯起來,薛舉立馬就忘記了百姓,開始變得膨脹殘暴,這也為他快速滅亡埋下了伏筆。
薛舉本來也是想要拿下長安城,結果讓李淵搶了先。
他便派自己的太子薛仁杲領兵十萬兵臨渭水。
李世民率軍出擊,斬敵萬餘,大破薛仁杲。
嚇得薛舉趕忙跑路,路上還向臣子打聽要是天子投降能有好結果嗎?
大臣說,此前有南越趙佗,後主劉禪都善終了,最近的有投降隋朝的蕭琮。
但又有人說,昔年漢高祖屢戰屢敗,但依舊堅持不懈,現在就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了嗎?
於是,薛舉跑去找突厥人了。
公元618年,4月,一次次好大喜功的隋煬帝,因為一次次的失敗而徹底擺爛躲在江都。
但他身邊的隋軍大多都是關中之人,想要回去,便推舉了宇文化及為首領,發動兵變,捉住楊廣。
楊廣想要喝一杯毒酒了結自己,叛軍不允許,便讓令狐行達將其勒死。
而由楊廣引起的隋末大亂世卻還在繼續...
根據史學家研究,隋朝繁榮期的人口數量大約為五千萬左右,到唐朝一統天下,恢複太平,隻剩下約1500萬,損失達到了3500萬左右。
有人說,就隋文帝給隋煬帝留下的家底,就算是拴條狗坐在龍椅上,都不至於二世而亡。
還有人說,就隋朝這情況,就是把楊廣換成胡亥,胡亥都再怎麼折騰,都不至於二世而亡。】
...
“,他...”隋文帝怒火滔天,想要罵人,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完整,最後竟是硬生生的給氣暈了過去。
好在眾人手忙腳亂,一番掐人中,按太陽穴,總算是吧隋文帝給弄醒了。
“狗都不如啊,狗都不如啊,難道這就是對朕的報應嗎!啊~~~”
...
隋煬帝時期,楊廣拿著劍,瘋狂的揮舞,亂砍,大喊大叫。嚇得服侍的宮人們,紛紛躲得遠遠的。
...
秦二世時期,秦始皇再次聽到胡亥的名字,臉瞬間就黑了!
...
唐朝,李淵笑嗬嗬道:‘這都是楊廣自己作的,這比喻還是挺恰當的。’
...
【五月,得知隋煬帝身死的李淵,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改國號為唐,年號武德。
華夏曆史上,最為巔峰的朝代,正是開始了!
李世民被封為尚書令相當於其他朝代的宰相),右武侯大將軍,雍州牧,晉爵秦王!
七月,薛舉再次來攻,李淵命李世民為元帥,領兵迎戰。
上一次,是西秦霸王太子遇上了秦國公。
這一次,是西秦霸王對陣秦王。
李世民認為薛舉糧草不濟,就打算堅守不出,拖垮薛舉。
恰逢這時,李世民也生病了,薛舉便多次前來挑釁。
結果,李世民的部下劉文靜和殷開山驕傲輕敵,被薛舉誘出,然後趁機突襲,大敗唐軍!
這一戰,唐軍損失十之有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被俘虜。
李世民趕忙逃了回去。
上一次,秦國公遇上了西秦霸王太子,贏了!
這一次,秦王遇上了西秦霸王,敗了!
但是,僅僅一個月,正在計劃趁勝進攻長安的西秦霸王忽然就死了,其子薛仁杲繼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九月,李世民再次領兵出征,與薛仁杲十萬大軍對陣折墌城甘肅涇川附近)。
這一戰李世民用消耗戰術,示敵以弱,誘敵進攻,前後夾擊等戰術,大破薛仁杲。
薛仁杲投降。
戰後,有將領問,雖然宗羅睺野戰被我們打敗,但城裡還有敵軍可以堅守城池,您竟然不等步兵,直接派輕騎兵兵臨城下,我們都認為不可能拿下城池,但最後居然拿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李世民回答說:“薛軍以前打敗過我們,再加上我一直不肯出兵,使得他們更加的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眼看我出兵了,他們就搶著上前來進攻。
雖然他們吃了敗仗,但我們沒有消滅多少人,所以一旦讓他們進城有了喘息的時間,那就不可能拿下城池了。因此必須乘勝追擊,不讓他們進城休整。
而且這些人都是隴西本地人,回不了城就回不了,直接往家裡跑唄。
如此一來,城裡的人失去信心,就會投降了。”】
...
“李兄果然是個知兵之人,對於人心的把控也很到位啊。”嬴政說道。
“是啊,李兄的軍事能力,那確實是首屈一指的,在帝王裡排個第一,咱倒是沒什麼意見。”朱元璋說道。
...
漢朝,劉邦道:“確實有點能力,但這種謀略朕也行啊,韓信,你說是不是?”
...
隋朝,隋文帝歎氣道:“唉,你們李家是不是祖墳冒青煙了?朕的兒子個個廢物,你的兒子,各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