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二世時空,趙匡胤的臉一下子就變得無比的尷尬。
這又扯到他大宋的皇帝了!
隻可惜,現在是在大秦,沒地方發火去。
將作監,朱棣也是一臉羨慕的看著天幕,這李世民,真是威風啊!
...
漢朝,漢武帝看向辛棄疾和袁崇煥,道:“這李世民當真有如此膽氣?當了皇帝還敢親臨戰場前線?”
辛棄疾和袁崇煥皆是點頭。
...
隋,隋文帝忍不住誇讚道:“好樣的,這才是我華夏皇帝該有的膽氣!”
隻不過,他這話一說完,太子楊勇,李淵,其他群臣的表情都變得很怪異。
這是誇誰呢?
隋煬帝時空,隋煬帝已經氣炸了!
“好你個李世民,來人啊,朕要打回長安!滅了這李世民的威風,氣死朕了!”
...
宋朝,真宗時期,宋真宗的臉上寫滿了尷尬,都多少次了,還在說泰山這事!
...
清朝,乾隆麵無表情,想說兩句,卻又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說起。
...
【自渭水之盟之盟達成後,李世民的心裡就壓著一股火。
自隋末亂戰以來,北方的軍閥割據勢力,幾乎全都向突厥稱臣過。
薛舉,梁師都,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等。
當然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唐朝向突厥稱臣,記錄在唐高祖時期,李淵對待突厥十分的謙卑,按推測,多半也是稱臣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唐高祖,實在是剛起兵之時,實力不夠。
按照史學家的推測,如果當時中原勢力不向突厥虛與委蛇,隻怕中原很可能被再次胡人攻破。
不過,這一切隨著李世民打敗竇建德,王世充之後,李唐的態度一下子就變得強硬起來。
這時候,雙方的關係應該是變成了平等的兄弟之國的關係。
突厥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李唐已經做大,再想要向昔日那樣沒事打秋風,撈好處,不容易了。
現在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以他的性格,更是不能接受這些的。
於是,渭水之盟過去21天,李世民就拉著禁軍在顯德殿練習弓箭,隻要能完成目標,李世民就大加賞賜。
許多大臣勸諫他不要在皇宮內這麼搞,李世民也是不聽。
兩個月後,李承乾被立為太子,同時皇族中那些沒有立功的人全部降爵。
627年,唐朝年號正式改名貞觀,是為貞觀元年,曆史上最著名的治世貞觀之治開始了。】
...
“哈哈哈,最著名...”身在函穀關的李世民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他這一輩子啊,都在擔心著後世人說他玄武門躲位不光彩,能得到後世如此評價,他也是安心了。
...
【在政治上,李世民新設弘文館,儲備天下人才。
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不問出身,就算是當年的政敵,他也全部寬恕,並根據才能予以重用。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魏征。
這魏征,早年在瓦崗混,瓦崗沒了就來到了唐朝,跟著李建成混。
他曾經多次勸說李建成趕緊乾掉李世民以及拔除李世民的勢力。
因此,在李建成死後,李世民麾下很多人都想要弄死他。
但是李世民寬恕了他,而魏征也從此化身為大噴子,一生都在噴李世民,但凡李世民施政有什麼問題,或者開始有些驕傲的苗頭,他總是會勇敢的站出來直言勸諫,成為了曆史上最出名的諫臣之一。
很多次,李世民都被氣得要爆炸,甚至還揚言早晚要殺了這個老東西,但始終是一次又一次的忍了下去,並且還最終聽從了勸告,成為千古流傳的君臣佳話。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佳話,一方麵是李世民從諫如流,另一方麵則是魏征從來不是為了噴而噴,他每次都是根據事實依據勸諫,並且會提出合適的解決辦法。
不像明末那些東林黨,那就隻是為了噴而噴,想那當初,天啟帝剛上台之時,也對這些張嘴就是家國百姓的東林黨抱有很大的期望。
結果後來才發現,這些人全是嘴皮上大言炎炎,噴起人來大義凜然,肚子裡男盜女娼排除異己,辦起事來一塌糊塗一事無成一瀉千裡,所以才扶持魏忠賢去乾他們。】
...
“他娘的!這些東林黨都該死,啥時候讓咱也去那天啟時空啊,咱非得給他們殺個人頭滾滾,天昏地暗。看看人李世民的都是些什麼臣子,氣死咱了!”
朱元璋憤怒的一拍桌子,把秦始皇和趙匡胤都嚇了一抖。
趙匡胤道:“朱兄,彆生氣,這時期不一樣,李兄那是王朝剛開始。”
朱元璋道:“什麼剛開始,咱洪武朝,咱後來砍了幾十萬,都砍不完這些狗東西!”
“後來?現在還沒砍嗎?”嬴政問道。
“咱從史書上看的。”朱元璋道。
“...”
...
【同時,李世民還延續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製,並推動科舉製度的發展,逐步削弱世家豪族的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民十分重視法治,後世評價他的貞觀之治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自隋末崩壞的社會風氣得到了極為有效的改善。
並且李世民還積極整頓吏治,裁撤冗員,製定官員的監督考核製度,使得貞觀時期的政治清明,政令通達。
在經濟上,李世民推行“均田製”“租庸調製”“輕徭薄賦”等政策,使農民可以安定的從事勞作,有利的促進了社會的恢複。
同時,貞觀時期也是華夏古代曆史上少有的不歧視商業的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商業活動非常發達,極大的促進了物資的有效流通,出現了許多的新興商業城市。
並且,因為唐朝的疆域達到了中亞地區,有力的保證了絲綢之路的興盛,往來商貿,那是絡繹不絕,使得絲綢之路成為了世界黃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