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見到使者的時候,直接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以征戰。
但使者回去對趙王說:廉頗雖然老了,但是飯量很好,就是一坐三泡屎。
於是,趙王便放棄了廉頗。
這就是著名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飯三遺矢矣!”】
...
漢武帝時空,見到天幕上形容廉頗的那句話,感覺有些熟悉,又想不起來是什麼。
旁邊,袁崇煥也是疑惑道:“稼軒兄,這不是你寫的詞嗎?但我怎麼感覺好像記錯了一樣?”
辛棄疾道:“我沒寫過這句話啊。”
漢武帝道:“可能是你以後寫的吧,但你這句話不對。”
...
【而李牧這一次,王翦知道李牧難打,為了避免戰爭陷入僵持,隻能使用反間計了。
在秦國的重金賄賂加許諾之下,郭開就跑到趙王麵前說李牧和司馬尚想要投靠秦國。
正所謂國之將亡,必有昏君奸臣。
這趙王也是不加分辨,就直接派人換下了李牧,司馬尚,並派人誘捕了李牧,最終將其殺害。
關於李牧之死,在史料記錄上,稍微有一些出入。
一種說法是郭開受賄陷害,目前這也是史學界認可的主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有說是趙王遷老母受賄陷害。
而關於死因,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殺死,另外一種則是趙王遷讓韓倉賜死李牧,李牧因佝僂病導致手短,遂口含利劍自儘。
可憐一代忠心耿耿的名將,沒有馬革裹屍,也沒有功成身退,卻冤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君王手上,而且還是在國家正值危急存亡之時。】
...
“唉,這是教訓啊!”崇禎帝不由得歎了一口氣,隨即他看向了嶽飛,道:“朕一定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大明。”
隻不過,這話說完,他沒由來的感覺自己說話的底氣好像有些不足。
...
“好一個國之將亡,必有昏君奸臣!雖然按天幕說的,王朝覆滅非是一兩個人之錯,但昏君奸臣無疑是加速了這個過程!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招募到李牧將軍呢?”
漢武帝點了點頭。
...
“唉,可惜了李牧將軍!若是當初就有天幕,說不定就能讓李牧將軍來我大秦了,何至於此啊!他家祖上,本就有在我大秦入仕者。”
秦始皇喟然長歎。
...
【不過,曆史總會記住這些英雄的。
唐德宗時期,朝廷設武廟六十四將,李牧名列其中。
宋朝時,增添為武廟七十二將,李牧仍舊在列。
在現代的河北邯鄲七賢祠也有李牧塑像,供人參拜。
李牧是一位傑出的將領,他一生作戰的思想也為後人所繼承,特彆是在邊防建設上的思想方針。
據說,大明時期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了抵抗韃靼瓦剌的入寇,所改良的馬步戰車協同戰術,就參考了李牧當初的步騎車弩協同作戰,大敗匈奴的例子。】
...
大明,遼東,戚繼光道:“是啊,雖然時代在進步,武器裝備技術不同,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古代先賢的聰慧,絲毫不弱於現在啊。”
下首,一個麵容剛毅,稍顯衰老的魁梧女將軍,道:“是啊,戚帥可想好了什麼戰術配合那上天獎勵的火槍了嗎?老婦我真的是很想親眼見識一下那些火槍的威力,想必到時候定然是能瞬間讓那些可惡的建奴灰飛湮滅。”
戚繼光聞言,也是雙眼放光道:“哈哈哈,我也和秦帥一樣,迫切的想見識一下,不過這才幾天,想來陛下應該是要給嶽元帥,讓他練一隻強軍出來。
咱們現在隻需要守好邊關,讓陛下安心的將大明內部的蛀蟲全部肅清乾淨,到時候就是大舉出兵,徹底覆滅建奴之時。”
秦良玉有些擔心道:“聽說陛下打算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去負責清理那些蛀蟲,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克製住自己,隻殺那些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賣國漢奸就好了,可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通亂殺啊。”
戚繼光道:“想來李自成,張獻忠他們知道了自己和華夏未來,應該能夠約束住自己吧。”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