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曆史上那些留下名字的太監大多都是身居高位,大權在握,權傾朝野不同。
寇連材隻是一個小角色,
他出生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這一年,正好是倭寇被歐美暴打之後,倭皇明治下定決心,帶頭節衣縮食,支援國家建設,開展著名的“明治維新”的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清毒宗同治呢?不知道在乾嘛,大概是在青樓玩把自己玩出花柳吧。】
...
“啊?混賬!混賬!”
剛剛才高興了沒幾秒的乾隆,瞬間就暴跳如雷!
這一幕被放上了天,再加上前麵出現的乾隆高興的一幕,頓時引得曆代時空無數觀眾的嘲笑。
...
【寇連材少時結婚,生了三個孩子。
但是因為家裡的土地被財主搶了,父親打官司又沒打贏,氣結生病而死。
為了討生活,寇連材就來到了京城,在彆人的介紹之下,淨身後進入皇宮當了太監。
因為他做事比較機靈,所以受到慈禧的寵愛,擔任了敬事房會計太監,平日裡主要負責給慈禧梳頭。
後來,慈禧將他派到光緒皇帝身邊,負責給光緒帝梳頭,但是實際上乃是監視光緒帝。
但寇連材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看著國家如此破敗,被列強輪番欺負,百姓民不聊生,皇帝也被慈禧架空。
而慈禧她自己呢?
吃一頓飯就要108個菜,睡個覺就要滿屋子的蘋果,一天的食物消耗量足夠喂飽幾十頭大肥豬。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寇連材不僅沒有把光緒帝的真實情況告訴慈禧,反而將慈禧的情況不斷的彙報給光緒帝。
雖然我們常說光緒帝其實是個廢材,沒有什麼能力,政治眼光也短淺,但是按照古代的價值觀,架空皇權把皇帝當傀儡那確實是錯的。
況且慈禧自己除了有些政治手腕之外,其他的,那簡直是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所以,寇連材的這個行為,無疑是忠義的。】
...
“哦,這麼看來,這個太監還是可以。”朱元璋淡淡道。
...
“可惡,可惡!”乾隆氣得不停的跳腳。
...
清朝,原慈禧時空,曾經高高在上的慈禧,現在還蹲在暗無天日的監牢裡麵。
聽到天空傳來的聲音,她縮在角落立瑟瑟發抖。
隻怕,待會兒少不了又要挨一頓打了!
...
【後來,光緒帝又把寇連材派回去到慈禧身邊。
寇連材曾多次委婉的勸諫慈禧,但慈禧不聽,每次都斥責他。
1896年,中倭甲午戰爭,清朝大敗,簽下臭名昭著的《馬關條約》。
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發動了“公車上書”事件,反對馬關條約,建議革新變法。
寇連材得知這事之後,也是大受觸動,看著那慈禧還在整天的鋪張浪費,他覺得自己也該做點什麼。
於是,在二月初十的早上,慈禧還在蘋果的香氣之中哼哧哼哧的睡大覺。
寇連材就來到床邊,跪著哭泣。
慈禧被驚醒之後,怒斥他道:“大清早的,你在哭什麼喪?”
寇連材說:“國家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你就算不考慮祖宗基業,也該為自己打算,怎麼還整天這耍那耍的,你不怕出什麼動亂嗎?”
慈禧很是生氣,把寇連材怒罵了一頓,將他趕了出去。
寇連材見這樣勸諫不行,就想著乾脆來個正式的。
於是,他請了假,回了老家,與家人相親告彆,又給了弟弟一本記事本。
隨後,他回到皇宮,將自己的一些浮財全都分給了其他太監,然後鄭重的寫下了一本奏折遞給了慈禧。
奏折的內容主要有十條,全是當時非常嚴重,卻沒人敢在慈禧麵前提起的問題。
比如,讓慈禧不要囚禁光緒帝,歸政給他。
又比如讓慈禧不要再拿軍費去修圓明園,頤和園了。
把台灣贖回來,寧可賠錢,也不要割地。
貶斥那些阿諛奉承的小人,重用賢明大臣。
不要不管京師附近發生的大水災,要重視賑災等等...
慈禧看了之後大怒,認為這是有人在幕後搞事,在指使寇連材這麼做。
於是便下令將寇連材抓起來審問。
無論怎麼問,寇連材都說是自己的主意,沒人指使。
慈禧就讓他複述奏折內容,他說的一字不差。
於是,慈禧便以“內監言事者斬”和“私通宮外,泄露宮內事務”的罪名,將寇連材斬首。
2月17日,寇連材被押送到菜市口行刑。
到了刑場,寇連材麵無懼色的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然後朝皇宮拜了九次,又朝家鄉跪拜,最後,說了一句:“如此足千古了!”,隨後慷慨就義。
圍觀群眾無不感動!
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
寇連材的身份地位影響力,和曆史上那些大人物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他的光芒,就像是那黑夜之中的一閃而過的火星子一般,渺小,孱弱,轉瞬即逝。
但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個新世界,不正是由這些一點一點的星星之火點亮的嗎?
他雖然隻是一個常被人帶著偏見看待的小小的太監,但他的一顆拳拳愛國之心,卻是偉大的,值得被世人所銘記,傳頌的。】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