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司馬遷是信春秋的,貶天子並沒有違背《春秋》大義,寫史書也不能總是歌功頌德吧。
後來,一直到了漢宣帝時期,當時漢宣帝親政,鏟除了霍家。
司馬遷的外孫、丞相楊敞的兒子楊惲覺得此時政治清明,皇帝仁厚,於是便將《史記》獻出。
隻不過,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漢宣帝將《史記》封存在了宮廷之中,依舊無法真正公開。
民間,也隻有楊惲偶爾流傳出去一點點的內容。
這也算是司馬遷的安排吧。
在司馬遷還在世的時候,他給好友任安寫信,就有說道要將這書藏在名山之中,傳給他人,然後在大城市公開,也就是《報任安書》。
這件事,也被認為和司馬遷的最終結局有關。
在史記完成後,司馬遷的記錄便幾乎沒有了。
關於他什麼時候去世的,也沒有準確的記錄,有說是跟漢武帝同一年去世的,也有說早了幾年的,甚至還有說活到了漢宣帝時期的,隻不過這最後一種不被絕大多數人認可。
而他去世的原因,也是有多種猜測,有認為是自然病死的,也有認為是被漢武帝殺了的,原因就很可能是因為《報任安書》。
但是,這些所有的說法,都隻是猜測,沒法確定。
而他的這外孫楊惲,那也是有點類似。
楊惲和太仆戴長樂產生了矛盾,戴長樂便舉報楊惲說他拿皇帝開玩笑,言語悖逆,結果被漢宣帝給貶官為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楊惲當官的時候很正直,很能乾事,直言敢諫,拒絕彆人的行賄,這下被貶了,心裡鬱悶,就整天吃喝玩樂,反正他家裡有的是錢。
畢竟,他爹楊敞雖然能力不是特彆優秀,但生前跟著霍光混,一直混到了丞相的位置,被後來的弘農楊氏尊為第一世祖!
楊惲的好友孫會宗見他這樣,就寫信勸他,應該蹲在家裡閉門思過。
結果,楊惲就給孫會宗寫了一封信《報孫會宗書》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之中,沒有隱藏的表達了自己遭遇的悲憤,表達了對漢武帝處事不公的抱怨等。
而楊惲也是和他外公一樣,在信中抱怨皇帝,挖苦孫會宗,還為自己現在的行為辯解。
後來,天空出現了自然現象日食,有人就上書說,這是楊惲不僅不悔過,還整天吃喝玩樂生活奢侈導致的。
於是,漢宣帝又把楊惲抓進了監獄,還派人去他家搜查,結果把《報孫會宗書》給找了出來。
漢宣帝大怒,下令將其腰斬。
自此,楊惲也就沒有辦法再將史記一點一點的傳播出去了。
後來,朝廷對於《史記》的限製少了一些,一些諸侯王,大臣倒是可以在皇家看到一部分,但也隻是挑選出來的一部分。
想要看全本,也是不可能。
差不多到了東漢中期,朝廷對史記的限製才算是基本解除,但直到兩漢結束,才沒有了任何的限製和顧慮。
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官方保存的《史記》多少都出現了遺失。
就比如東漢史學家班固在世的時期,官方的《史記》已經遺失了十篇,隻有目錄沒有內容。
再往後,又遺失了一些。
好在,因為史記的巨大曆史價值,文學價值等,所以史記成了曆代史學家必須研究的典籍,所以很多後人都對缺失的部分進行過增補,並一直傳承到了現在,成為了二十四史之首!
並且也是二十四史之中唯一的非官修史書!】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