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簡直...丟臉啊!”唐太宗李世民有些臉紅的說道。
...
“哎,難道就沒有方法能夠長生嗎?”秦始皇長歎了一口氣,又往嘴裡塞了一粒大蒜。
...
【而範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被譽為商人的祖師爺的陶朱公範蠡。
至於計然,學者們認為應該是範蠡的師傅。
不過,這本《範子計然》隻是據傳是範蠡寫的。
其內容則是最早出現在有小太宗之稱卻吃丹藥吃死的唐憲宗李純時期的大臣馬總所編纂的《意林》一書中。
這部書,收納了很多諸子百家的內容,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書籍,隻不過後來也沒遺留下來多少。
沒錯,它就叫意林!
隻不過,在現代,某個雜誌也用了這個名字,但因為早年其內容裡充滿了各種虛構的西方人如何如何社會發達,品德高尚,工作認真等等...,因此被現代網友稱為了跪族覺醒四大神書之一。
要是讓那位馬總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氣炸了。】
...
“什麼玩意?”
唐憲宗時空,被點名的馬總一臉懵逼的看著天幕。
...
“怎麼又是跪族!惡心!”
秦始皇冷哼了一聲。
...
【所以,到底是先秦時期就有了火藥,還是唐朝才出現火藥,也難以說得清楚。
不過到了將火藥運用於軍事方麵,確實是始於唐代,但都是很原始的運用。
比如將火藥裝在袋子、罐子裡麵,點燃了用拋石機之類的東西扔出去。
後麵逐漸出現了將火藥裝在竹管裡麵,點燃了用弓箭射出去。
這些,主要就是利用火藥能劇烈燃燒的特性,當做是引火物去引燃其他東西的。
到了宋朝,火藥的運用方式更多了,並且在戰場上出現的頻率更高了。
比如猛火油櫃,就是將原生石油之類的東西裝在車子裡麵,用一根管子加上液壓裝置,將點燃的猛火油噴出去。
又比如霹靂彈,內層包火藥,外層裹猛火油石油),點燃了用拋石機入敵陣,隨著火藥的引燃,發生爆炸,將石油炸得到處都是,燒敵人的,同時劇烈的煙霧還能用來熏人和遮擋視線。
後來,還有人往裡麵添加砒霜什麼的毒藥,用來產生毒煙,增強殺傷力。
不過,這些都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火器。
真正意義上的火器,應該是從突火槍開始算起。
但,突火槍最開始也是用的猛火油和火藥,乃是將其裝在厚厚的竹管裡麵,利用火藥爆燃產生的推力,將猛火油噴出去燒敵人,射程最多十來米,其實跟猛火油櫃差不多,隻不過更加的輕便。
到後來,有人往突火槍的竹管裡麵添加了子窠石頭,鐵塊什麼的),這才真正算得上是火槍原型了。
再往後,就有人將竹管換成了鐵管!
當然,這個時期的這些火器,殺傷力有限,所以主要還是用來引燃其他東西。
在蒙元時期,突火槍進一步演變,進而出現了火銃,碗口火銃,火炮等管狀火器。
最開始,這些火器一般用青銅製造,後麵又用上了生鐵。
同時,這些火器技術也隨著蒙古多次西征,逐漸傳播到了西方。
西方逐漸開始發展火器技術,並最終將其發揚光大。】
...
“可惡的蒙古蠻子!都怪你們!”趙匡胤怒罵了一句。
...
“好你個趙老二,這還能怪我們?這些技術藏又能藏到什麼時候呢?早晚都得被人學去,自身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怪就得怪建奴!”
忽必烈勃然大怒!
...
兩人的跨時空聯動上了天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這蒙古蠻子說得好像是對的。”漢高祖劉邦道。
“確實應該怪建奴!”隋文帝說道。
...
頓時...清朝的皇帝們炸鍋了!
康熙:“你們...”
乾隆:“混賬...”
...
【到了元末明初之時,火器的技術進一步發展,威力也增大了許多,如火銃,火炮已經頻繁的運用於戰場之上。
在《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的原型,鄱陽湖大戰之時,朱元璋就利用火炮轟得陳友諒暈頭轉向的。
所以,朱元璋是知道火器的威力的,於是,在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設立軍器局,專門研究製造火銃火炮。
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級的火器研究製造機構。
並且,朱元璋還立下了一個規矩,就是在火銃火炮的身上,還要刻上製造時間,製造者的信息,編號等。
這樣,如果出了問題,可以直接追究到製造者的責任。
並且,明初開國功臣,朱元璋的養子沐英還發明了火銃三段式射擊戰術,並以此擊敗了當地的土著象兵!
這一戰術,比西方早了400年。】
...
“嘿嘿,咱的兒子好樣的!”朱元璋笑嗬嗬說道。
...
【到了朱棣時期,朱棣更加的重視火器的發展,並且創立了全球第一支專業的火器部隊!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機營。
神機營裡有火銃手,火炮手,火箭手等等,相互配合,在戰場上屢建奇功。
後來,在張輔征討安南的時候,又學會了鑄銅技術,這使得明朝的火器威力進一步增加。
因為生鐵和青銅都是硬而脆,容易炸膛。
而黃銅的延展性很好,而且具有金屬潤滑性,非常適合用來製作火器。
時至今日,槍炮的炮管已經采用了更高級的鋼管,但是子彈一般都還是用銅子彈。
即使是像我華夏的銅礦相對稀少,所以采用鋼製子彈,但子彈的外層也會鍍上一層銅,來增加子彈的性能。
大名鼎鼎的鄭和船隊就裝配了很多的火炮和火銃,在海上那是縱橫無敵,管你是海盜船還是其他國家的船,擊中了就是一個大洞,就得沉!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因為下西洋的停止和邊境的戰事減少,火器的發展速度相對開始變緩,但也隻是相對變緩。
朱瞻基並沒有停止對於火器技術的革新。
根據現在出土的一些宣德時期的火銃火炮的研究發現,當時的火器已經實現了規模化量產。
並且史書還記載說這一時期的火器之利,曆朝莫及!】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