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新華夏時期,因為我們也是依靠農民起義建立起來的,所以在前麵的幾十年,對於太平天國的反抗精神也是給予了高度讚揚。
隻是隨著21世紀開始,一些“社會精英”開始對著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甚至是國府發動的推翻清朝的起義,開始進行大肆的批判。
而社會精英,往往又掌握著發聲的通道,所以類似的言論甚囂塵上。
就比如批評他們的行為很愚昧,靠著宗教,神鬼什麼的來糊弄人之類的,還有短視什麼的。
總之,類似的評價,就和咱們之前說的很多那些跪族言論有類似,就是不從全盤考慮,也不去全盤研究,抓住一個錯誤,就大批特批,對於他們的進步意義,也絲毫不提。
你要是問為什麼不提進步的地方,他們就會說,我又沒否定進步的地方,我隻是在說他們的缺點而已,難道不能說嗎?
類似的這樣的說法,看似好像有那麼些道理,實際上卻潛移默化的會影響到其他人對一個事件的看法。
因此,就有曆史專家站出來了,說,過去的確對太平天國的評價有些拔高了,因為我們是從農民起義之中建立起來的新華夏。
但是,現在有很多人,不是研究曆史的,沒有係統的研究過太平天國時期的曆史,也沒有研究過宗教,卻站出來誇誇其談,雖然批評缺點的確有助於反思,但是這些人的批判明顯的偏激了。
其實,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
就像以前很多知識分子被一紙令下,要求去農村曆練,和農民們一起,發展農村。
幾十年後,一些所謂的大師,精英,就開始寫一些癟犢子文章,說自己當年住牛棚,話語間充滿了無數的抱怨。
因為此前沒有互聯網,大家獲取知識都是靠著報紙啊,書籍之類的,所以還真有很多人,以為他們當年被怎麼樣了,被弄到四麵漏風的牛住的棚子裡麵去待著了呢。
結果呢,隨著互聯網的發達,人們發現,
所謂在那些文人嘴裡的牛棚,結果比當地的農民住的房子好多了。
而且很多地區的農民為了歡迎他們這些文化人,都把最好的材料拿出來給這些人建房子了。
因此,很多人嘲諷:“感情在你們這些酸臭文人的眼裡,農民是牛,不是人啊!”
“讓老爺們去勞動,就是打擊啊?”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的評價降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是現在的“社會精英”已經脫離了百姓,又開始看不起百姓了。
...
不過,好在現在的年輕一代的百姓,都還很實在,直接就給了這些人一個十分精準的名號。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忽悠人的方法,越來越行不通了,往往一開口就會遭到嘲諷!
扯遠了。
而批判太平天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給曾國藩翻案。
原因就在於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其殘忍的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軍事對抗中必要殺傷的界限。
簡單來說,就是兩軍打仗,你把對方的軍隊滅了,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對平民下狠手,甚至屠了城,還要來上一句“大快人心”,這是無論如何也洗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