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不會吧,雖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輸贏都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打成這樣,還要拿出來吹?當真不愧是打油詩人!臉都不要了嗎?”
漢高祖劉邦一臉戲謔的說道。
下麵的樊噲大聲附和道:“這些建奴不就是喜歡自吹自擂嘛!”
...
漢哀帝劉欣時空的漢武帝哼一聲冷笑,道:“哈哈,太祖說得對,這建奴的臉,簡直比城牆轉拐還要厚!”
...
“這估計也就宋真宗能他相比了。”元朝,忽必烈那是一臉的鄙夷。
...
清朝,康熙時空,康熙看到天幕上一些出現過的老麵孔皇帝都在嘲諷,頓時氣得就對著老四胤禛一頓亂罵。
而在雍正時空,雍正又是對著弘曆一通耳光下去。
“你要點臉行嗎?”
...
“混賬,可惡,劉邦,忽必烈,朕就是打贏了,緬甸就是投降了,稱臣納貢了,這能算輸了嗎?是他們向朕稱臣,給朕朝貢,朕送錢了嗎?你們竟然敢把朕和宋真宗那個廢物相比!”
...
“乾...汝娘!”
宋真宗氣得那是麵紅脖子粗!
趙匡胤,趙光義等人也是紛紛怒罵了起來。
...
【後來,沒多久,富察傅恒也因為這次征討感染了疾病,回來沒多久就死了。
到了乾隆晚年,在吹捧自己十全武功的死後,大概可能也許或許他終歸還是要點臉的吧,但也不多。
他在《禦製十全記》裡寫道:“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事不算成功。”】
...
“不算成功?這臉確實要得不多。”
漢高祖劉邦哈哈大笑。
...
“混賬,可惡,可惡!”乾隆繼續暴跳如雷!
...
【有一次,乾隆帶著大臣們看戲,戲曲演的是《三國演義》的橋段。
結果乾隆不知道抽哪門子的風,叫人弄了個諸葛亮的像,然後命人對著這像一頓毆打。
直接給當時前來朝拜進貢的朝鮮使臣都給看懵了。
朝鮮有一本史書,叫做《燕行錄》,這本書記載的就是各種朝鮮使臣來到華夏之後的見聞。
裡麵就記載了,乾隆對著諸葛亮的像一邊打一邊罵:“都怪諸葛亮當年七擒孟獲卻沒殺他,以至於遺禍至今!”
當時,朝鮮使臣都十分無語,回朝鮮之後記錄說,哪怕是胡人的小孩,都知道尊敬諸葛武侯,所以,這事傳出去了,聽到的人都驚駭愕然!】
...
頓時,各大時空,無數的觀眾都傻眼了!
“混賬!你看你乾了些什麼名堂!你怪誰不行,你怪諸葛亮,你是真的不嫌丟臉嗎?”
雍正時空,雍正看到群臣全都驚愕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再次抓住弘曆就是一頓狂扇耳光。
這一幕,被放上了天。
觀眾們皆是捧腹大笑。
...
“這混賬建奴蠻夷,是不是有那啥神經病?都隔了千多年,跟吾有什麼關係,還怪諸葛丞相!當真是廢物,那啥怨天怨地怨空氣!真想上天幕擂台,好好的教訓你一頓!”
蜀漢,後主時空,孟獲看到這一幕直接氣炸了!
...
“咦,這是那孟獲嗎?哈哈哈,這孟獲怎麼看起來還挺有文化的樣子啊!確實是怨天怨地怨空氣啊!”
漢高祖劉邦放肆的大笑了起來。
...
“我..”
蜀漢丞相諸葛亮看著天幕,那表情啊,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在最上麵的劉禪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孟愛卿說得對啊,隻可惜他現在沒在這裡,這乾隆果真是個精神病,這怪誰不好,還怪到相父頭上來了。他怎麼不怪秦始皇,不怪三皇五帝呢?”
...
“哈哈哈,他娘的,這什麼玩意啊?我以為他給諸葛丞相的陵墓挖了呢,原來是這樣,這,這,隻有廢物才會怨這怨那,這乾隆簡直就是廢物中的廢物,可惜,可惜,沒辦法去他那邊,不過,咱在這邊打他們的祖宗也不錯!”
南漢,張飛仰著頭,大笑不止。
臨安,劉備和諸葛亮,以及群臣全都是一臉的錯愕,幾秒之後,眾人哄堂大笑!
...
“無語,這是人能乾出來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感慨。
...
“這都什麼玩意啊?雖然打仗輸了,推卸責任的事情也常見,但是這推到一千多年前的人,這,臉啊!”
東漢原漢獻帝時空的曹操等人也是大笑,語氣中全是各種譏諷。
...
“這絕對不是我們女真族的後人,我們女真族,肯定沒有這樣丟臉的後人!”
完顏阿骨打冷哼道。
...
“這乾隆,指定有神經病!”忽必烈如此說。
...
“哈哈哈,這貨什麼東西啊?還敢看不起朕,蠻夷就是蠻夷,不通教化,就跟禽獸沒什麼區彆,一點臉都不要了!”
宋真宗也是放聲譏諷。
...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皇太極,多爾袞,還有什麼順治,康熙,雍正,嘉慶,道光,鹹豐,一個個的全都忍不住捂住了臉,長籲短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都什麼事啊,簡直丟死人了!
...
“朕朕朕...”乾隆看到那麼多嘲諷的畫麵,一個激動,暈了過去!
...
【顯然,這就是一種無能狂怒的表現。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事情的,人都麻了,這都什麼事情啊。
而且,就算按照乾隆這樣,往八竿子才能打得到的人身上甩鍋,這鍋也是甩錯了的。
因為當時的緬甸人,跟孟獲一點關係都沒有,孟獲是南中地區雲貴川交界一帶)的土著首領。
而清朝時期的緬甸人的祖先,在漢朝的時候,屬於羌人的分支,是生活在四川北部,青海一帶的,就在青藏高原的邊上。
到了隋唐時期,他們才遷徙到了雲南,再到宋元交替時期,這才進入了緬甸。
所以,現在網上那些吹捧乾隆的,也不知道是怎麼有臉吹的。
就這水平,彆說清緬戰爭,就是大小金川,還有滅準噶爾,哪一次不是耗費無數的時間,軍費,以多打少,以強打弱,費勁巴拉的才把人給打下來。
雖說,把人給耗死也是獲得戰爭勝利的一種手段,但是這種戰績,真的好意思拿出來大吹特吹嗎?
並且,乾隆還不止乾過這一件搞笑的事情。
在乾隆晚期的時候,因為出現了白蓮教起義,這乾隆倒好,直接請了一批密宗的和尚,對白蓮教首領實施詛咒之術,想要把人給咒死!
結果,當然是沒有任何作用咯!
還有他最敬佩的爺爺,康熙,也乾過類似的事情,但是更加的離譜。
那還是在康熙五十八年的時候,他發動了三十萬大軍,準備一舉滅了準噶爾,結果準噶爾就出動了八千人,跟清軍拉扯了兩年,一直把康熙都給耗到駕崩了,也沒打出個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