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是鐘相楊幺起義這些。
有人說,這是因為時代越往後,史料越多越齊全,所以能統計出來的次數就比較多。
而時代越往前,史料越少,那些影響較小的民變,起義,自然就湮沒了,實際上可能和後麵的朝代也差不多。
這個說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具體的就不講了,因為沒有數據。】
...
“這...”
剛剛還有些得意的漢高祖劉邦直接啞火了!
...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統計標準的問題。
一般來說,起義指的是公開的武裝反抗朝廷暴政的行動,一般會以推翻朝廷為目的。
像咱們前麵介紹的很多起義,陳勝吳廣啊,綠林赤眉,長白山王簿,瓦崗,王小波,方臘等等,紅巾軍起義等等,都基本是這樣的。
又或者一些反動的集團內部的勢力投向了先進的革命團體而發起的行動,也可以稱為起義。
但像是一些為非作歹的山賊土匪海盜等,不應該算在起義之列。
又或者一些百姓聚眾起來,隻是為了向官府抗議,以得到某種訴求之後,就平息的,這也不應該算作農民起義。
要不然的話,那從古到今,古今中外,這樣的事情,簡直就太多了,說是每天都在發生起義,也不為過了。
就比如現在的阿美,歐美經常有許多人堵著街道遊行什麼的,還有什麼零元購什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那麼,按照一些學者統計的明朝1900多次民變和農民起義是個什麼情況呢,咱們先簡單列舉幾個例子。
比如洪武元年,1368年,廖永忠攻破邵宗愚。
這邵宗愚本是在元末發動起義對抗官府的,但反抗元朝就反抗元朝吧,也被算作了一路反元起義軍。
隻是這邵宗愚起事之後,卻是非常殘暴,劫掠附近州縣,做了很多的害民的壞事,因此遭到了當地百姓的極度厭惡。
元朝派兵,但鎮壓失敗。到了1368年四月,明軍收複廣東時,邵宗愚派人向廖永忠投降,廖永忠看出他們沒誠意,就說:“要投降就趕緊投降,彆在這裡虛頭巴腦的。”
結果,他們果然沒有按照約定投降,於是廖永忠趁夜發動突襲,將這山寨滅了,然後將邵宗愚抓到廣州城公開斬首,許多百姓紛紛前來吐口水。
這件事被統計進去,顯然就是有問題的。
又比如,1368年五月,昌國州舟山)蘭秀山匪得到了方國珍遺失的印章,借著這個名義了,趁機搶了一波象山的百姓,結果被當地的百姓自發組織的民兵給滅了。
還有所謂的洪武四年、高州何均善海上起義。
其實就是個聚集了幾百人的海盜團夥,搶劫過往商船。
類似這樣的都被算進去的例子還不少,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一則有些確實就是土匪山賊的,根本就沒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聚眾劫掠。
二則明初要統一全國,必然要和很多元軍軍閥,起義軍閥的殘餘勢力進行作戰,這肯定不能算在內的。
就比如在新華夏剛剛建立的時候,曾出動大軍清剿全國的土匪,總計清剿了1000多股土匪勢力。
這些土匪,除了禍害百姓,那是啥也不會了,其中很多都還是國府敗退之前,故意留下一些人加入這些土匪之中,給他們封什麼這司令那司令的,然後專門給百姓,給紅色軍團製造混亂的。】
...
“就把這個算作起義?這叫農民起義?哪個朝代沒有幾千上萬的這種起義!”
朱元璋十分的生氣!
一番發泄之後,他怒道:“哼,多半又是建奴搞的事情!”
...
“怎麼又甩鍋給我大清,我大清可沒有說這是起義!我大清可沒統計這些什麼的,彆什麼都往我大清身上甩!”
乾隆理直氣壯的衝著天幕說道。
...
“這...這都算進去的話,那抹黑得也太明顯了吧?”漢高祖劉邦咂舌道。
...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