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麵列明的59次起義,因為資料少,我沒查到多少起義的原因。
那麼,我就有一個猜想了,
這很有可能跟一個政策有關。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改土歸流!
意思就是取締土司,改為流官治理。
這個政策最開始出現在元朝,在明清兩朝都在大力推廣。
其中最出名的推廣者應該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而施行這個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國家的直接和統一管理,防止地方土民割據勢力出現。
以及能夠減少時常發生的土司之間的火拚和土司對治下百姓的壓榨。
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是進步的政策。
但因為這會損害土司的利益,因此基本上都會遭到土司的抵抗,很容易引起武裝叛亂。
在明清兩代,推行這件事,都比較難,因此造成的武裝反抗是非常多的。
很多時候朝廷為了大局穩定,都隻能妥協讓步,繼續實行土司治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這些人列的永樂年間的農民起義裡麵,就有一次貴州銅仁地區的苗州起義。
這次起義的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但是在永樂帝派兵鎮壓之後,就立馬順勢對這裡實行了流官治理。
而周邊沒有叛亂的地方,則依舊是采取土司治理。
所以,這個算是常規的農民起義還是其他性質,還真不好說。
...
那還有一個更加出名的,也就是萬曆三大征裡麵的播州之役,也就是播州世襲土司楊應龍叛亂。
也被這些人列到萬曆朝的農民起義裡麵了。
說的彆的,我可能不好說,還要去查資料什麼的,但這個我可以肯定的說,這不是農民起義,這是叛亂!
因為農民起義的目的,至少最初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反抗暴政。
但楊應龍本人就是暴政!
他隻不過是看著明朝衰弱了,想要割據一方。他在發動叛亂之前,就已經是驕奢淫逸,殘忍好殺,壓榨百姓,欺壓周邊其他土司,一個不落了。
明朝對他應該說還是比較好的,在他叛亂之前,他就因為這些事情,被告到了朝廷,引起朝廷的爭議。
有人建議依法逮捕處死他,然後將播州順勢改為流官治理;
有人則建議現在朝局不穩,他還有用,處死他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煩,應寬恕他,讓他戴罪立功。
結果,朝廷選擇了後者,但他最終還是發動了叛亂!
這能算農民起義?
...
當然,咱們也不能說,所有跟土民相關的事件都不能算起義,這樣不公道。
這就要說到第二種原因了。
就比如說朝廷的貪官汙吏肆意欺壓土民,聯合土司欺壓土民的事情,那在曆史上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土民不堪忍受發動暴動,那算作起義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鍋的話,那肯定就要算到朝廷身上了。
...
所以,這洪武朝的這所謂的59次農民起義,真的能全都算作常規意義的農民起義嗎?
一些人把這些全都算到農民起義裡麵,就是想要以此來說明,朱元璋很殘暴,明朝很黑暗,從開國就開始頻繁爆發農民起義。
那麼,彆的先不說,這59次“起義”具體是什麼情況也不說,就這一眼看過去,幾乎全是跟邊遠地區土民相關的,而在中原地區,漢人聚集區的起義,幾乎看不到什麼啊。
要是真很殘暴,真很黑暗的話,那不應該所有地區都差不多嘛。
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