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根據元朝史料,可以得知的一個情況就是整個元朝期間,各地的大小起義就從來沒有斷絕過。
就像咱們前麵說過的,元朝前期的起義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一直到元末才開始彙聚力量。】
...
“可惡,都已經翻篇了,怎麼還要回來說,夠了!”
忽必烈哼了一聲。
...
【好了,接下來繼續正題,
從前麵的內容,咱們可以得知,這明朝的很多所謂起義,是不是真的是上層階級剝削下層階級引起的農民起義,還是說是由民族政策引發的民族矛盾,這個就得先打個問號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縱觀整個明朝,除了後期的白水王二掀起了明末農民大起義之外,在之前並沒有什麼太出名的農民起義事件。
至少在普通人這裡,沒有什麼出名的事件。
不過,咱們還是要盤點一下一些相對比較知名的起義事件。
就比如永樂朝發生的山東唐賽兒白蓮教起義。】
...
“啊?這...”永樂帝朱棣頓時懵圈了!很尷尬!
...
【話說,這次起義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也就是咱們前麵說的,元軍和紅巾軍在山東這裡連續大戰了好幾年,造成了嚴重的民生凋敝。
而後雖然經過朱元璋儘力的恢複,但還是沒有徹底恢複過來,畢竟破得太厲害了。
就像有人說,朱元璋為什麼不直接學漢唐那樣,直接出兵徹底拿下西域!
那就是因為戰亂導致了西北的陝甘極度的凋敝,在明初,陝西地區總共戶數不到三十萬戶,按一戶五口算,也就不到一百五十萬。
要知道,明朝的陝西基本上涵蓋了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三省!
這麼大的地區,才這點人,根本就無法支撐大軍攻入西域。
當然,也有人會說了,唐初的人口比明朝低了好幾倍。
但是,關中是唐朝的核心,在唐初時,光是關中一帶的軍隊,都有26萬左右。
而且那個時候,關中的自然資源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也還行。
在明朝時期,那就真的是成了黃土高原了。
另外一點,就是雖然經曆和元末戰亂,蒙古族人口銳減,但依舊還有百萬左右,這和唐初時東突厥的人口差不多。
這樣一對比下來,是不是就明白了?】
...
“怎麼還有這麼多,那他們巔峰時期,豈不是有幾百上千萬?也是,畢竟這些蠻子運氣好,占領了天下近百年。”唐太宗皺起了眉頭。
...
“可惡,我大元怎麼隻剩這麼點人了?”忽必烈猛的一拍桌子道。
...
“咱有什麼辦法呢,飯要一口一口吃,西北人少,支撐不起大軍遠征,要是不顧實際情況的窮兵黷武,隻能是白白浪費人命。隻能先想辦法恢複北方人口唄。”
朱元璋很是無奈的歎氣道。
“陛下,現在不一樣了,咱們有先進的火槍,不用再向以前一樣比兵力了,咱們現在隻要少量兵力就能打穿蒙古了!”
藍玉興衝衝的說道。
朱元璋愣了一下,道:“對啊,差點把這事給忘了!”
...
朱元璋的畫麵上了天幕。
忽必烈看到之後,頓時就炸毛了
“朱元璋!你作弊!”
...
【回到山東的問題,在靖難之役時,山東是明、燕兩軍交鋒的主戰場,這使得還沒恢複過來的山東再次遭到了暴擊。
而後,朱棣雖然也在儘力恢複山東,但畢竟時間太短。
而且在這些年間,山東還連續數年遭到水旱蝗各種災害的輪番蹂躪。
最終,因為朱棣要遷都燕京,需要大修宮殿,同時還要疏浚和擴展京杭大運河,因此發動了幾十萬民夫!
這裡順便提一嘴,隋煬帝搞的大運河到唐初就堵了,是唐朝疏浚的。
而元朝修建的才是現在我們常說的京杭大運河,不過元朝的大運河運力不足明朝擴展後的十分之一。
這事,就是朱棣乾的。
不過,這樣大量征發民夫,也確實是極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造成了許多百姓的餓殍遍野。
因此,在永樂十八年時,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便振臂一呼,聚集了數千人發動了農民起義。
而後唐賽兒將前來鎮壓的一千多明軍給殲滅,聲威大震,山東各地紛紛有人舉旗響應,起義隊伍很快擴展到了數萬人。】
...
“可惡,都是修宮殿,都是挖運河,都是幾十萬民夫,為什麼他永樂帝就能輕易鎮壓叛亂,為什麼我大隋的百姓卻紛紛要反朕!賤民,賤民!”
隋煬帝忍不住了,衝著天幕大聲的吼道。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