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
.
兵科左給事吳甘來,得知崇禎死訊後,帶人大戰順軍,失敗後,自縊殉國!
.
翰林院修撰劉理順,九次進士考落榜,後成為狀元!崇禎時候,他帶著一家十八人,包括妻妾兒子奴仆,舉家殉國!
李自成早聞他的名號,專門派人去找他,保護他不受亂兵打擾,結果打開其家門,發現全都死了!
...
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自焚殉國!
.
兵部主事金鉉,城破之前向母親章氏說他深受國恩,當與城共存亡,並說給母親找好了躲藏的地方。
他母親說:“你深受國恩,難道我就沒受國恩嗎?真要到了那一步,那口井就是我的葬身之處。”
之後,金鉉投河自儘,被仆人拚命拉起,他就張嘴咬人,然後毅然再次投入河中,就頭紮進了淤泥之中,殉國!
消息傳回家,其母親和妾室投井殉國,其弟弟收斂家人屍骨,三日後也自儘殉國!
...
河南道監察禦史王章,不屈而死,其妻追隨自縊殉夫!
禦史趙撰,城破後被順軍抓住,不停大罵順軍,被殺害!
陽和衛經曆毛維張,被俘不屈而死!
...
四川道監察禦史陳良謨,生病在家,城破後,悲痛欲絕,決定殉國。
他的妾室正懷有身孕,對他說:“主人死了,妾能依靠誰呢?與其被賊人侮辱,不如不要孩子,我先死,斷君的念想!”
於是,兩人一同自縊殉國!
...
兵部武庫司郎中成德,聽聞崇禎帝噩耗之後,跑到東華門祭奠,回家後,全家一同自縊殉國!
...
錦衣衛千戶高文采,一家十七口全部自縊殉國!
...
吏部考功員外郎許直,光祿寺署丞於騰蛟,北城兵馬司副指揮姚成、濮州知州馬象,中書舍人宋天顯,太醫院吏目楊元,順天府府知事陳自達、內閣行走張應選,,自縊殉國!
...
左都督劉繼祖,投井
中書舍人騰之所,阮文貴,投河
...
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明時,牧馬所千戶李忠,五軍營薑應魁普通士兵),自焚殉國!】
五軍營選鋒楊二哥普通士兵),自縊殉國!
布衣範箴,聽聞外城破,買了一口棺材,絕食而死!
...
京營將軍賀征、千總徐文樸,
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李鳳翔,
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張國元,力戰至最後,為國捐軀!
.....】
天幕上,笑聲,哀嚎,火炮聲,刀兵聲,硝煙彌漫,百姓倉皇!
...
和戰死沙場不同,殉國,往往是有很大機會活,卻選擇了死!
一幕幕的淒涼決絕的背影,一個個的毅然赴死忠臣義士,
那數不清有多少人的名單...
無數觀眾的鼻子都忍不住一酸,眼淚忍不住就掉下來了!
甚至就連像蒙元的忽必烈,滿清的康熙等等皇帝,都忍不住眼紅了。
...
崇禎帝抽泣著,跪在了地上,他已經沒法說話,隻知道哭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滿朝大臣也全都跪了下來,仰頭看著天,每一個人都是淚流滿麵。
明太祖時空,成主時空,仁宣...一直到天啟時空,無數大臣,全都紛紛朝著天幕跪了下去!
...
這一刻,曆朝曆代都沒人說話,全都在默哀!
忠臣義士,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值得尊敬!
...
許久許久之後,天幕上義士的殉國畫麵才停了下來,但無數觀眾還跪在地上...
...
【世人說,明朝是華夏曆史上最鐵血最硬氣的朝代,這不僅僅是因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僅僅是因為最後一位崇禎帝選擇了自縊殉國!
而是明朝同樣有著無數公卿大臣士人選擇了最剛烈的方式,陪著明朝一起走向死亡!
是在這北京城破,甲申國難的短短時間內,京城就有一千多士人階級毅然殉國!
是從明末農民大起義以來,到清朝徹底奪取天下,光有名有姓有記錄的不屈殉國的士人群體就達到了一萬人!
這份悲壯和剛烈,可以說是其他朝代絕對沒有的!
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是無語凝噎,心中有千言萬語,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
“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啊!咱,咱...”
朱元璋哽咽的說了半句話,卻是再度淚流滿麵。
...
秦始皇嬴政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
一直是比較慵懶姿勢的劉邦此刻是站得筆直。
...
漢哀帝時空,袁崇煥跪在地上,涕淚直流!
...
清朝,乾隆帝麵色肅然,毫無之前經常性的那種暴躁和不屑。
...
順治南明時空,南明諸臣更是哀痛欲絕,因為他們是親身經曆者,這天幕的海量名單和畫麵裡,有很多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
...
【現在,有很多人經常說明末的士大夫都是軟骨頭,一個個的碰到清朝,全都紛紛下跪。
這其實是嚴重的有失偏頗!
之所以會讓很多人產生這種明末儘是軟骨頭的感覺,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一些人刻意宣傳的結果。
比如經常把錢謙益,陳演、魏藻德這樣的人拿出來說事,就把關注點放在了投降的人身上。
卻沒有考慮到一個很重要且普遍的問題,就是曆朝曆代士人階級,在亂世改朝換代之時,都是求生者眾多,而捐軀者少,殉節殉國者更少!
因此,如果我們如果能夠用更全麵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那麼就會發現,明末的士人的剛烈程度,那絕對是冠絕各大王朝,幾乎沒有能相比的。】
喜歡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請大家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