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咱們將視角再次移動到張獻忠這邊。
話說,當初李自成潼關戰敗之後,漢中守將賀珍就投降了清朝。
1645年,六月,張獻忠欲取漢中,結果被賀珍打敗。
十一月,因為清軍已經占領江南很多地區,所以也準備開始對付張獻忠了。
於是,就派出何洛會帶兵進逼四川,又派人招降加威脅。
但張獻忠被威脅後,不僅沒有害怕,反而還激發了他堅持抗清的態度。
隻是,此時的大西軍情況也很不好。
雖然他占領了四川很多地方,但是一直在遭到明軍和地方的地主組織的武裝的攻擊。
比如駐紮在瀘州的原明朝川陝總督樊一蘅堅持抗清,兵敗後拒不投降,躲入山中,病死!),
南明派來的總督四省軍務的大學士王應熊堅持抗清,拒絕招降,斬殺使者,病死!),
四川巡撫馬乾血戰清軍,彈儘糧絕,不屈就義!)等。
...
十二月,賀珍在漢中再次舉起反清大旗,並宣布自己繼承李自成的衣缽,攻入鳳翔府,占領多座城池。
多爾袞改豪格為靖遠大將軍,主持西北軍務,同時又將參與滅大順之後被調回遼東提防的吳三桂再次啟用,攻打山西陝西的反清義軍。
再次複出的吳三桂,完美的展示了什麼叫做漢奸。
為了討好他的主子,避免自己再被閒置,吳三桂拚命的跪舔滿清。
他跪舔的方式就是對於反清義軍進行慘無人道的鎮壓,對許多舉旗反清的明朝宗室趕儘殺絕,動輒就是屠城,犯下了累累血案。
甚至於就跟後來那曾國藩一樣,連手下人都看不下去了,不少的投降滿清的明將領官吏都勸吳三桂彆這樣搞,但吳三桂根本不聽。
就比如在曆史上並不怎麼出名的蒲城之戰屬於薑鑲反清起義的範圍),因為吳三桂遭到了原明朝將領王永強和原順軍將領高有才的堅決抵抗。
因此城破之後,吳三桂為了向主子表示忠誠,也是為了泄憤,不顧眾人勸阻,下令屠城。】
...
“混賬,狗漢奸!”
崇禎時空,正在押送吳三桂等人去皇宮的錦衣衛們暴怒了,拿著鞭子對著吳三桂就是猛抽。
吳三桂被抽得倒在地上,但錦衣衛們拖著他,還是一邊抽,一邊前進速度絲毫不減!
...
這一幕被放上了天,各大時空,無數人都緊握著拳頭,高喊打得好,甚至恨不得自己也到現場去。
...
明朝各大時空的皇帝們,一個個都爆炸到了極致。
...
【1646年,五月,豪格擊敗賀珍和曾生擒高迎祥的孫守法等人的聯合義軍。
孫守法戰死,賀珍退走,後來輾轉作戰,最終成為了夔東十三家之一。
漢中被占領!
此時的張獻忠,情況當真是十分的艱難,北邊是即將進入四川的滿清,南邊,東邊是一直在猛攻他的明軍。
在被明軍擊敗幾次之後,張獻忠做出了人生之中最正確的決定。
那就是放棄成都,不和明軍糾纏,全力北上抗清!
當然,我說的最正確的決定的意思是他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去攻打比較弱的明軍,而是選擇了站在民族大義這邊,毅然的選擇了去對戰更加強大的滿清。】
...
“嘿嘿!這沒什麼,咱可是漢人,是華夏人,建奴狗人人得而誅之!”
崇禎時空,張獻忠嘿嘿一笑。
...
這一幕上天,清朝皇帝們再次氣得咬牙切齒。
...
“這些人是豬腦子嗎?都這個時間了,南京都被建奴占領了,這些明軍是瞎了眼睛嗎?還分不清敵人是誰?真正的威脅是什麼!”
朱元璋又又又又掀翻了桌子。
...
【但可惜的是,大西軍的將領劉進忠叛變,先是和明軍的曾英勾結,接著又投降了滿清豪格,成為了帶路黨,帶著清軍進入了川北。
得知情況的張獻忠,急忙帶領全軍前去迎戰。
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遣後來硬頂多爾袞,扶保順治帝上位,在康熙朝權傾朝野,結果被康熙帶著一群布庫摔跤手)給發動突襲,將他疊羅漢壓在地上,打成豬頭,然後收監禁錮到死的鼇拜為先鋒,向大順軍發起進攻。】
...
“可惡,什麼叫偷襲,那是朕運籌帷幄,鏟除權臣,朕一環接一環剪除他的羽翼,抓住時機才發動致命一擊,很危險的好嗎!這麼重大的一件事,給朕說成什麼樣子了!再說,他是自己作死,怪不得朕!朕也體諒了他的功績,沒有直接殺他!”
康熙時空,康熙帝很是不滿的說道。
說其他,他或許不好反駁,但天幕把這件事說成這樣,他實在受不了了!
...
...
“啥玩意,老夫被...”
清順治南明時空,鼇拜直接懵逼在了原地。
順治帝也是十分震驚的看著鼇拜,其臉色還不太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鼇拜反應過來,被嚇了一跳,趕忙跪下,頭緊緊的貼在地上,大喊奴才失禮!
隻不過,他心裡麵卻是湧起了一股強烈的不滿,看來,得想辦法阻撓玄燁繼位了,不然自己沒好下場了。
...
崇禎時空,盛京城,多爾袞眼神不善的看向了鼇拜。
鼇拜深深的低頭。
皇太極則是瞟了一眼多爾袞,什麼也沒說。
...
【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不幸中箭,身受重傷。
臨死前,張獻忠留下遺言“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
他的這份遺言,讓滿清朝廷大驚失色,也成了後來順治帝的心病!
因為後來的大西軍確實是扛起了對抗滿清的大旗,還曾差點打得滿清想要劃江而治,隻可惜的是南明的內鬥讓一片大好的形勢瞬間崩塌。
此後,張獻忠的四大義子歸順了南明,這些事情,在之前介紹李定國之時已經大致說了,就不再贅述。
總之,在很長的時間裡,張獻忠都一直被說成是一個誇張到了極致的屠夫,受儘了不該屬於他的汙蔑。
直到新華夏建立之後,學者們才逐漸從各種史料中開始尋找真相,為張獻忠的惡名進行澄清。
公元2010年,在一場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達成一致認可,評價張獻忠為:
“雖然他具有農民起義的局限性,也給百姓帶去過災難和動亂,但是他的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他前期是帶領著苦難百姓英勇的反抗明朝腐朽的封建統治的領袖,後期又是一個奮起抗擊滿清入侵的愛國將領。
他的功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
“啊,這...過頭了,過頭了,哈哈哈,咱也沒有這麼好啊,過了,過了!”
崇禎時空,張獻忠不停的抓自己的頭發,那剛毅滄桑的臉已經紅得像那關羽了。
“恭喜義父,賀喜義父!”
李定國等三個義子無比興奮的向張獻忠道賀。
江南地區,李自成有些不悅道:“我呢?那我呢?”
京城,崇禎帝的表情很精彩,因為這個評價,讓他很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