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很正常。
雖然說青藏鐵路的難度也很高,但是其大部分都處在高原之上,地勢相對平緩,凍土地帶比較集中,並且還利用了相當大一部分已經建成的公路。
而川藏鐵路呢?
直接穿越了號稱我華夏地勢最為複雜的山脈橫斷山脈。
這裡一大片的山脈,幾乎都是並排的南北走向的各種山脈組合而成,其山川相間,地勢起伏極為劇烈。
而川藏鐵路呢?
其總體方向為東西走向,那可真是叫做橫穿了橫斷山脈。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清末的貢生黃懋材了,當年他奉四川總督丁保楨的命令從四川經過雲南前往天竺,考察這一帶的地理情況,在經過瀾滄江和怒江之時,就給起了橫斷這個名字。
就這兩個字一看,就給人一種絕天地通的感覺,那種感覺仿佛撲麵而來。】
...
“啊!這個名字的確是取得精妙啊!確實,光這兩個字,就給人,就給人很險要的感覺。”
劉邦笑嗬嗬的說道。
...
“這個名字起的好,這地勢,想要修建一條直穿而過的鐵路,這難度確實要比在高原之上難太多了!”
唐太宗也感歎道。
...
【就比如,青藏鐵路的橋梁和隧道的總長度隻占了全線的8左右,
而川藏鐵路呢?
穿越那樣的橫斷山脈,又要保證速度,那一路過來,可謂是八起八伏!穿千山越萬水,其整體橋隧占比達到了恐怖的81。
其中地勢最為複雜的雅安到林芝段,線路總長1011公裡,但是其橋隧比達到了更加恐怖的94.8,橋梁加隧道長度約為958公裡,那簡直就是幾乎全程不是隧道,就是橋梁。
這施工難度和成本,那想想就知道了。
還有,橫斷山脈正好處在我國的地震多發地帶,再加上地形險峻,各種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頻繁發生,為了能夠頂住這些災害,我們使用了許多新技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建設標準極高,以確保鐵路能夠長期穩定的通行。
這又是難度的進一步提升。
再者,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對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也更高,而修建工程,難免對沿線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這些環保措施也是極為高昂的一筆成本。
此外,還有川藏鐵路的設計速度,運載能力,都相對青藏鐵路更高。
如此等等各種原因下來,這成本自然就飆升了上去。
而我敢打包票,這世界上也唯有我們新華夏有能力,有實力,願意去修建這樣一條成本高昂的鐵路。
因為我們建國的目的就是要帶著華夏所有的百姓一起騰飛,所以無論西部地區多麼的貧困,自然條件多麼的差,我們也一定要將西部開發出來,要實現華夏整體的進步。
而其他的那些國家,哪怕是歐美的發達國家,不說他們的技術能否達到,單就這樣成本高昂的卻回本困難的工程,他們是肯定不會去做的。
就像我們在看到阿美的電影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一個橋段,就是經常有人跑到隻是城市附近的野外玩耍探險,遇到了危險,結果手機沒信號,無法將自己遇險的消息傳出去,從而隻能自己想辦法自救,沒辦法,那就隻能蹬腿了。
而在我們華夏,彆說是城市附近的野外了,就算是在連綿的山區,也照樣有信號,真要遇到危險,一個電話,救援隊就會快速的趕過來。
除非是那種超大麵積的地形超級複雜的無人區,或許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
“這...”
天幕之下,無數的觀眾,那真的叫一個驚呆了,他們看著那橫斷山脈之中的一個個的工地,那幾乎都看不到對口餓光的隧道,那如同一刀劈出來的深溝峽穀,這簡直太困難了。
“這是人能完成的工程嗎?”
天啟皇帝朱由校抽了一口冷氣!
...
高原上,各大時空的無數底層百姓都心動不已。
“還是新華夏好啊,憑什麼貴族老爺生來就是貴族,那個誰,我們也要學他們一樣,我們也要學他們一樣。”
一個乾瘦的漢子對著另外幾人說道。
“是陳勝吳廣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咱們也發動起義把,掀了他們,然後咱們去加入大唐!”
“好!”
...
明朝,永樂時空,高原上,一群喇嘛的麵色十分的凝重。
雖然,現在說的是他們高原未來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都對他們極為不利。
而在高原上的很多農場,農奴聚集地,這些農奴們看著天幕,一個個的眼神之中仿佛都誕生了光芒。
“新華夏咱們去不了,我們可以加入大明!”
“我們現在不就是在大明嗎?”
“不一樣,咱們現在還叫做農奴製,咱們都是那些地主老爺的奴隸。上天說大明不是在華夏南方地區推行改土歸流嗎?咱們也可以啊,咱們也可以直接接受大明的管轄啊,不再讓這些左手美女右手美金,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虛偽和尚壓迫咱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到時候還不是要受到貪官汙吏的壓迫,我看天幕說那些大明官員一樣也是貪汙腐敗,壓迫我們這樣的少數民族百姓呢。”
“一步一步來嘛,你也看過多少次視頻了,不管怎麼說,大明的製度叫做郡縣製,比我們的農奴製度先進多了,至於像新華夏那樣,哎,那都幾百年後才達到,也就是隻能做做夢了。”
“那咱們聯係一些人,將那些貴族老爺砍了?可那樣咱們能擋住他們的報複嗎?”
“怕什麼?咱們團結起來,派幾個人悄悄去京城,看看能不能聯係上朝廷,到時候要是咱們能得到朝廷的支持,那就不用擔心這些可惡的喇嘛了,掀翻他們,咱們也要廢除農奴製,推行郡縣製。”
...
天幕上,出現了一幕幕的高原底層農奴聚集在一起商議的畫麵。
這一下子,許多中原王朝都樂了。
特彆是唐朝和明朝。
唐太宗李世民笑哈哈道:“來啊,快來啊,加入我大唐,奉行我大唐的製度,我大唐歡迎之至,一定會一視同仁的。”
...
永樂帝朱棣也是大笑道:“哈哈,這個人可以,隻是不知道是不是咱們這個時代的人,畫師給畫下來,要是能找到,完全可以重用啊,看來,是時候可以推動高原上的郡縣製改革了,這是民心所向啊。”
一眾群臣也是立馬紛紛道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