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力量,可以發揮到如此的強大,倘若我大宋也能在黃河之上修建這樣的大壩就好了,這樣就不用擔心黃河泛濫了!”
宋仁宗眼中全是深深的羨慕!
同樣羨慕的,還有幾乎其他各大時空的皇帝,因為洪災是幾乎所有朝代的心病之一。
...
“你們說,我大明什麼時候能修建這樣的大壩啊,這麼大的就不想了,要是能在黃河上修建這樣一座大壩,朕就心滿意足了!”
明成祖朱棣看向了群臣。
群臣都不敢答話,畢竟這可是要直接攔截一條大江大河的工程,泥土壩什麼的,根本就沒有用。
“陛下,我們還是應該先將博主賜予的那些知識研究好了,大幅度提升了國力和科技水平之後,才能考慮那樣的問題,至少我們得先研究出水泥和煉鋼技術以及機械等才行。”
林則徐思考了一番之後說道。
...
“我大秦當年有李冰修建都江堰,現在我們也一定可以,當然我們需要先實現基礎的工業能力提升之後才能開始這樣的工程。”
秦始皇眼中信心滿滿,隻是他話說完,就忍不住咳嗽了一聲。
“該死的徐福!”秦始皇強裝沒事,在心中暗罵了一聲,雖然徐福已經死了。
...
【自從三峽大壩修建起來之後,憑借著它強大的蓄洪調水能力,再加上在長江的乾支流上其他的水利設施的輔助,整個長江流域幾乎沒有再發生過什麼大的洪水了。
同時在旱季之時,其還能對下遊進行有效的補水,以保障無數人的生產生活的穩定。
...
另外,憑借著其配套建設的水利發電站,其世界第一的發電量,也為新華夏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電力。
記得小時候,家住農村,到了夏天,到了用電高峰期,時不時的就會停電,電風扇停轉,簡直熱得人遭不住。
而到了現在,即便是農村,也很少出現停電的情況了。
當然,這並非三峽水電站一家的功勞,還有著許多的其他水電站,火電站,太陽能電站,風能電站,核電站也是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的冒出來。
畢竟經濟發展了,電量需求也是在急速攀升的!
...
再者,三峽工程還大大的提升了長江流域的航行能力。
在過去,萬噸輪船最多隻能到達湖北宜昌一帶,再往上的夔州,重慶等等,就不用想了。
這不僅僅是水位的事情,更是因為三峽段的長江之險,其水流之急,礁石之多,稍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曆代,有許多詩人都曾寫詩描繪過這裡的情況,如李白在被流放之後遇到赦免,就曾寫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又如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就寫得更加直接:“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裡。”】
...
“好詩,好詩,這李白還真不愧是詩仙啊,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既表達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也體現出了他遇到赦免之後心態。那勞什子打油詩人,你要不也來兩句?一船兩船三四船,武船六船七八船,十船百船千萬船,打油詩人下江南!”
魏武帝曹操哈哈笑著說道。
...
“哈?魏武帝你學朕乾什麼?你才學那麼高,應該橫槊賦詩,自己作一首啊!”
趙匡胤差點沒笑到蹲地上了。
...
各大時空,無數觀眾又開始了紛紛嘲諷起來。
...
乾隆帝看到這一幕,咯噔一下,都沒來得及罵上兩句,就直接被氣得暈倒了。
...
【自從三峽水利樞紐建成之後,其上遊的水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直到重慶的水位都被提升了,這使得長江裡麵那些無處不在的暗礁徹底的沒入了水中深處,也使得這一段的水路從此變成了“高峽出平湖。”
萬噸輪船可以直達重慶,極大的促進了沿岸地區的物流運轉和經濟發展。
這使得原本規模有限的重慶府也從四川分出來,成為了新華夏四大直轄市之一,新華夏的七個超級大城市之一。
這就剛好要說到三峽工程的另一大難題了。
那就是移民問題。
因為三峽大壩建成後,其上遊水位會大幅度提升,將會淹沒沿江的很多地區。
所以,從公元1985年開始,朝廷便開始進行移民安置試點工作,並且為了方便地方統籌工作,還打算單獨將三峽地區劃分成一個省級單位。
到了1994年,因為三峽計劃已經正式通過批準,所以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
最終,三峽省沒有成立,但重慶府從四川劃分了出來,其範圍主要就是長江沿線一帶。
當然,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重慶地處西南門戶,是屬於我華夏的戰略大後方。
在抗倭戰爭期間,國府就將首都搬遷到了這裡,所以將其單獨出來,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這些地區,以備未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終這次浩浩蕩蕩的移民工程,直到2009年徹底結束,總共遷移了超130萬人,入遷地總共包含12個省,所有的移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朝廷修建的房屋,有朝廷安排的生計,沒有一個落下的。
這也是一個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難以完成得如此順利和妥善的工程。
或許,也隻有當年還沒有變質沒有崩解的紅色北極熊或可以辦到一些,但按他們的情況,也絕不可能像我新華夏一樣儘心儘力的去安置好百姓。】
...
“130萬,遷移十二省,還都有房子,都有生計,這得花多少錢啊?”
康熙帝驚歎道。
然後,很快,他的臉就黑了。
因為...
【在華夏的曆史上,也有多次由朝廷主導的大規模移民事件!
比如明朝洪武永樂大移民,清朝湖廣填四川,清朝遷海令等等。
這裡又不得不展開說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