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到正題,那我們說說關羽的武力值問題。
關羽最高光的時候,有兩件事,一件事就是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據說嚇得曹操都想要遷都避其鋒芒。
隻不過這次高光時刻,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關羽就遭到了慘敗,敗走麥城,另外這件事也主要體現的關羽帶兵打仗的能力,倒是和個人武力不相關。
這第二件事,就是白馬刺顏良。
官渡之戰時,袁紹依舊是不聽曾經勸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能分子而立”、“三年疲曹”、“緩進戰術”、“保護烏巢糧草”的沮授的建議:
“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執意派顏良為先鋒大將,攻打白馬河南滑縣)。】
...
“啥玩意?這袁紹是個蠢豬嗎?這麼多的建議,一個也不聽,怪不得被曹操打敗了!四世三公的世家,就出這樣的玩意?還有那麼什麼骷髏王,嗬嗬,就是這樣的垃圾!可惜把袁家屠早了,袁紹這蠢貨看不到了。”
漢靈帝劉宏哈哈大笑了起來。
...
魏武帝時空,曹操則是嗬嗬一笑,想起了當年!
“袁紹,嗬嗬!”
...
【而曹操則是聽從了軍師荀攸的建議,以聲東擊西戰術,假裝強渡鹽津,去掏袁紹的後路。
袁紹中計,分兵而行。
但曹操立馬調轉槍頭,以張遼和關羽為先鋒,自己率軍在後,輕騎突襲顏良。
顏良倉促迎戰,在戰鬥中,關羽看到了顏良的車駕,於是策馬奔騰,於萬軍叢中,刺死顏良,斬其頭而還,無人能擋。
此戰,關羽因功被曹操表奏封了“漢壽亭侯”!
這是關羽的個人武力在正史中的唯一表現。
而之所以還將其列在夏魯奇之前,則是因為這一戰非常出名,而且先登陷陣斬將奪旗四大戰功裡麵,斬將是最難的。
當然,另外,在正史《三國誌》裡,作者陳壽稱關羽張飛為萬人敵,而在曹操陣營的程昱郭嘉也曾說二人是萬人敵,東吳周瑜則說過關張是熊虎之將,後世皆以關張之勇來形容猛將。
所以將關羽列在第九,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
“既然都這樣了,為什麼才排第九?怎麼也得更高一些吧,難道我排第八?”
南漢,張飛有些不服道。
另一邊,關羽則是摸了摸胡子,沒有說話。
...
“朕還是那句話,得看接下來的那些人怎麼樣!”
漢高祖劉邦嗬嗬笑道。
...
“如果說是個人武力的話,朕暫時沒有意見!不過,這關羽為什麼能在後世得到那麼大名聲呢?”
漢武帝露出了深思的神色,隨即他看向了辛棄疾和袁崇煥。
...
而南漢的關羽看到漢武帝的畫麵之後,頓時就繃不住了。
的確,看了天幕這麼久,包括他也看了自己的史料,這天下英雄,後世戰績比他更厲害的,數不勝數,這讓他有點心虛。
...
【接下來,我們看看在演義小說裡麵的關羽的武力表現。
雖然現在很多人認為在《三國演義》裡,是一呂布,二趙雲,三典韋,第四才是關羽。
但是關羽的戰績確是最輝煌的。
比如關羽拿著他那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之後還有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等等。】
...
“東潘鳳?西呂布?”漢高祖劉邦腦子裡忽然想起了之前看過的視頻。
這畫麵上了天幕,頓時,許多時空的觀眾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樣的畫麵,都笑了起來。
元順帝時空,羅貫中不由得捂住了自己的臉,感覺十分的丟人。
...
【不過,這裡麵也就斬顏良是真的,其他都是虛構的。
但是,在演義中,關於這唯一一件真實的戰績卻有不同的說法。
比如在很多版本的三國演義裡,都是說顏良出發之前,劉備找到了顏良,給他說了關羽的樣子,讓他碰到的話,就叫關羽趕緊離開曹操,說他在袁紹這裡。
結果,顏良碰到了關羽,以為關羽是要投奔,沒反應過來,被關羽一刀給斬了!
而到了清朝毛宗崗修訂版裡,大概是出於要神話關羽的緣故,則是刪除了劉備找顏良這件事。
另外還有如三英戰呂布也做了修改,在之前的版本都是張飛和呂布打了五十回合,槍法散亂,關羽就趕緊也衝上去二打一,還是戰不倒呂布,直到劉備也加入進來,呂布才抵擋不住了,跑了。
而在毛板裡,則是刪除了張飛槍法散亂的說法,直接就是打了幾十回合,關羽就衝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