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5600多公裡的世界,其各方麵的參數已經較為接近地球的參數了,無非就是小了一些而已。
忽略掉具體的差值,直接算出這麼大的星球會有一個多麼大的恒星就知道了大概的數據了。
不過方瞳也沒有放棄,而是降低了一些要求重新規劃了一下。
畢竟宇宙中的恒星那麼多,自己家門口的太陽並不是所有恒星中最小的,比它小的恒星比比皆是。
方瞳直接在資料庫之中搜索了一下,還真找到一個觀測記錄,其中就提到了一個目前發現過最小的恒星,其質量大概是太陽的百分之八左右。
這個難度直接就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啊,不過簡單換算後,方瞳發現這還是一個頗為巨大的數字,約莫著能有兩千多萬的點數。
根本不是方瞳現在這個水平能夠碰瓷的目標。
方瞳發現自己的財富在如此龐大數據麵前,那是多麼的蒼白無力,果然自己平時低調行事,還是有道理的。
此刻方瞳認識到了宇宙之大,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
可是方瞳並沒有輕易放棄,因為剛才方瞳在翻閱相關數據資料的時候,捕捉到了一個關鍵詞,褐矮星。
這些資料是來自一號共和世界的天文學知識,被方瞳利用網絡錄入到了自己的資料庫之中。
褐矮星是質量介於最重的氣態巨行星和最輕的恒星之間的一種次恒星,具體而言,質量介於13至75或80倍木星質量。
其原理倒是不複雜,因為質量不夠,無法維持主恒星那般的氫核聚變,隻能勉強維持住一些氘鋰類型的聚變。
所以這是一種類似恒星的星體,能夠自主發熱,便有了一個星係的基礎了。
如果利用這種方案進行重新計算,那麼所需要的升級點數將會大大的減少。
不過一番計算還是把方瞳給整無語了。
這也是一個頗為龐大的數字,最少也要10萬點點數才行。
但是方瞳並沒有徹底死心,如果這是個沒有外力乾涉的世界也就罷了,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可以作弊啊。
是的,方瞳忽然想到了自己的權柄,這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財富。
要知道在世界的狀態裡規則可是可以被定義的。
就像是所謂的萬物皆方,現在方瞳都打算更換材質包了,這個規則也就麵臨著失效了。
同理,方瞳想要弄出來一個較為合理的褐矮星,如果實在是做不到,也可以利用權柄的力量進行影響嘛。
至於具體怎麼實施,這就需要方瞳好好思量一下了。
重點就是其內能夠自主的進行聚變反應,隻要搞定了這一步,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
一番推演之後,方瞳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那就是這次的世界升級,方瞳先放棄對於那個多重空間類型的世界發展,將剩下的全部點數,全都投入到宇宙星海型世界的開發之中。
近兩萬點的點數,應該是可以做到不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