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10公裡的距離,可不是方瞳想要的結果。
方瞳的目標可是星辰大海,可是要3000萬公裡的距離啊。
既然單純的減少質量不管用,那就得修改更多的屬性才可以了。
為了一步到位,方瞳這次乾脆就修改了鋨錠的大小和外形。
要知道末影珍珠也就是成年人的拳頭稍微大一點而已,所以,方瞳直接整了一個大小差不多的鋨製金屬球體出來。
【物品:鋨製球體
……
重量:0.5千克原7千克)】
方瞳直接就把這個金屬球的屬性給修改了,方便拿來練練手。
其次,方瞳還修改了這個球體投射時的影響因素,像是減少阻力,恒定其投射速度等。
經過多次的嘗試後,方瞳成功的在少陽星表麵扔出了超過10萬公裡的距離。
雖然這個距離並不是很遠,可是這次實驗卻是證明了方瞳計劃的可行性。
之所以這麼說,還是因為在少陽星上麵,因為星體的形狀原因,導致少陽星表麵沒有更好的實驗條件了,所以隻能作罷了。
不過有了這個成果,方瞳覺得已經可是嘗試進行星空投射試驗了。
第一次的投射目標自然不會直接選擇新地球那邊了,而是先從第一軌道的那個行星開始,就是抄自水星的那個行星,不過方瞳並沒有給其正式命名,就先稱之為第一行星吧。
按照方瞳的設計,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距離恒星的距離分彆是1000萬公裡和2000萬公裡,都是方瞳懶省事的設計,根本沒考慮過其是否合理。
但是拿來做實驗卻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在此之前,方瞳還是確定了一番自己的安全保障,就是位於宇宙空間中,方瞳也能夠利用權柄進行瞬移返回到少陽星之上,隻不過這種瞬移隻能支持單程的返回,並不能重新回到星空之中而已。
這點倒是無所謂,方瞳的計劃就是抵達新地球,拿到那邊的物質氣息坐標,然後通過傳送門打開通道就好了。
做足了事前的準備,方瞳登臨少陽星的日冕層,此時方瞳所處的位置距離少陽星前進基地有著足足5萬多公裡的高度,這裡已經是方瞳內丹覆蓋範圍的最邊緣區域了,再往前,方瞳的實際影響力就會削弱很多了。
在空中固定好了自身的相對位置,方瞳便開始尋找第一行星的位置所在。
因為方瞳有著全局視角,倒是很快就找到了此時第一行星的位置,不過這個位置看起來變化的速度有些快啊。
哪怕是在方瞳的全局視角中觀察,也是能夠以普通人肉眼的觀察水平,看出來其緩慢改變的位置變化。
不過方瞳的計劃經曆了層層考驗後,這種小問題已經無法阻攔方瞳了。
隻是在通過自己的意識計算機稍微計算了一下,方瞳便測算出了一個動態的瞄準模型,不過此時缺少一個投擲物的運動參數,所以方瞳此時還沒發算出投擲的提前量是多少。
缺少的這個運動參數好辦,方瞳直接拿出了剛才用來練手的鋨製金屬球,先扔兩下測試一下這個速度好了。
“走你!”站在高空中的方瞳像是扔沙包一樣,右臂繃直,接著就是猛地一甩。
“砰!”由於方瞳的用力投擲,在金屬球脫手的那一刻,直接在空中砸出了一個明顯的圓環波浪。
少陽星上雖然沒有地球上那樣的大氣存在,可是極高的重力還是束縛了不少的物質在其表麵運轉的,自然在這裡突破音障的表現也是不一樣了。
同一時刻,方瞳的注意力也是跟著這個金屬球飛出了少陽星。
當然方瞳的觀察方式並不是單純的肉眼和自身的靈識。
雖然方瞳的修為在地球上能夠稱王稱霸,可是在尺度驚人的宇宙空間中,那點微末的本領並不能發揮出方瞳想要的效果。
所以這次方瞳的觀察方式,是通過界主權柄的全局視角進行的觀測。
500公裡每秒!
一個驚人的數字被方瞳給扔了出來。
還行,這個速度已經接近正常的太陽逃逸速度了。
不過在方瞳的刻意作弊和放水操作下,並不需要真的達到那麼誇張的速度,就能夠飛出恒星的影響範圍。
嗯,這個速度還行,抵達第一軌道行星大概需要6個小時的時間。
為了保險起見,方瞳再次扔出了兩個金屬球,得到的速度基本一致,並沒有出現多大的數據差異。
得到想要的數據,接下來的運動參數就有了一個參考了,方瞳很快便得到了想要的數據。
至於剛才扔出去的那三個金屬球,就無所謂了,反正是測試之用,而且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所以方瞳也沒心思去把它們回收過來。
正是這個不經意的舉動,造成了一號宇宙後世的一大宇宙級謎團,不過那都是後話了,對於方瞳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經過了充足的準備,方瞳的計劃終於開始了實施。
“走你!”這次的投射可不是之前的金屬球,而是正了八經的末影珍珠,就是那種帶傳送功能的道具。
將末影珍珠扔出去之後,方瞳就進入了一段較為漫長的等待時間之中了。
哪怕是500公裡每秒的前進速度,這1000萬公裡的星空距離也是要等待近6個小時的。
想了一下,為了不浪費時間,方瞳直接在原地開始了一次簡單的修煉。
而所謂的修煉,隻不過是方瞳進行的規則解析工作而已。
之前就說過,方瞳的修煉已經走上了一條迥異的道路,隻要靈魂強度跟的上,生命能量就能夠快速的進行補充。
但是方瞳目前增強自身靈魂強度的手段卻是相當匱乏的,暫時隻有解析、學習規則,還有之前想到的紅塵煉心,這兩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