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瞳空著這空間通道在海邊盤桓了一陣子後,便離開了這。
海裡不大可能有什麼有價值的遺跡,方瞳自然不打算浪費時間去探索了。
此次的探索也算是有所收獲,再遠方瞳可不打算繼續前進了,剩點時間還不如去看看那些收集到的廢棄設備。
雖然大部分都是民用級設備,但是得益於異世界的新技術,怎麼著方瞳也能從中獲得一些技術啟發來著。
當然決定結束探索的時候,就直接將空間通道的坐標回調,直接挪移回了烏山部族。
之所以重置坐標,方瞳不過是打算以這個烏山部族當作原點來看,回頭的探索都從這裡開始向周圍擴張。
安排好了空間通道,方瞳便結束了此次的探索行動。
打算在實驗室裡整理一下這次的收獲。
此次的收獲分作兩個部分,一個就是那些看不著,沒有實體的信息部分,都是些主觀猜想,並沒有什麼確切的信息來源證明方瞳的猜測。
其次就是方瞳從沙漠大樓廢墟中撿回來的那些廢棄設備。
這些個實體設備,雖然大概率沒啥用處,可是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研究人員,方瞳可不這麼認為,哪怕這些東西不會開口說話。
但是通過研究這些東西的設計思路、用法用途等信息,也是可以獲得不少的技術啟發的。
就說那個方瞳第一個查看,猜錯用途的投影設備。
一開始方瞳就沒能從上麵看到什麼開口存在,自然而然沒能第一時間就聯想到投影儀這上麵來了。
所以此時方瞳的心裡也是對這個東西產生了一定的好奇心,可不得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個技術是怎麼實現的麼。
在實驗室的倉庫隔間裡,翻找了一下,找到一個品相還算是完整的投影設備,打算用來拆解、分析。
反正方瞳在那個大樓廢墟裡撿了不少這玩意回來,浪費一兩個根本不是個大問題。
拿著東西來到了好久都沒動過的操作台,這玩意不過是方瞳當初建設實驗室拿來湊數的設施,畢竟既然叫實驗室了,總不能連個操作台都沒有吧。
可惜方瞳大多數時間都是通過工作台的合成等功能來偷懶,甚至之前方瞳手搓飛行器的時候,也是在組裝車間裡完成的,哪裡用過幾回這玩意。
這回方瞳見到了異世界的新奇玩意,這才有了動手試一試的想法。
幸好這玩意經過了時間與風沙的侵蝕,外殼已經不是那般的密封了,在手上摩挲了一下後,方瞳便果斷的通過縫隙進行了強拆。
當然這個過程中可不是全用蠻力,而是一邊試探著設備內的空間布局,一邊小心翼翼的試探上手的力度,以防一不小心就把其中的零件給掰碎了。
“哢、哢……”幾經試探後,這個看上去嚴絲合縫的設備外殼終於是被方瞳給撬開了。
在這一過程中,自然不是全程依靠外部的使勁,在察覺到力不可為的時候,方瞳自然而然的就動用了自己的靈識,直接從開合的縫隙中滲入到設備外殼的接縫中配合手上的動作,不然這個東西還真不好拆。
打開這玩意的外殼後,方瞳這才看到了外層殼體的內部有著多個內嵌式的卡扣,如果是用蠻力硬撬的話,必然就會將這玩意給弄斷。
而且結合這幾個卡扣的位置來看,這玩意很明顯也是個必要零件,都卡在了一些帶有紋路的結構旁邊,一旦斷掉其中的一些,必然就會影響周圍的相關結構。
方瞳猜測這玩意大概率就和地球人搞出來的反拆設計類似,又或者這玩意就是個‘防拆貼’,弄壞了就不給保修了。
當然這都是基於地球人的經驗來看,並且這玩意是異世界產物,人家有沒有保修這回事都不一定來著。
所幸因為方瞳的小心,整個初拆過程非常順利,並沒有出現一丁點的零件損壞,這也為後續的分析、研究工作起了一個好頭。
不過經過觀察後,方瞳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這玩意不愧是異世界的技術造物,根本不是地球人搞出來的那種基於電力運行的電器設備,因為在這個內部結構中,方瞳沒有發現一個和電力有關的線路和元器件。
這一點是非常直觀的,因為隻要是使用電力技術,不管怎麼樣相關的導線和電阻之類的東西都是必須的。
可是這個被方瞳拆開的設備裡麵全然沒有這些零件,取而代之的則是密密麻麻的紋路、凹槽。
看著密集的紋路方瞳一時之間有些麻爪了。
這些紋路就像是人手上的指紋一般,看上去相當大的密集,而且在銀灰色的結構表麵密集排布,來個密集恐懼症患者,怕不是一眼就要犯病了。
關鍵是這些紋路還不是單純的一個平麵排布,就像是地球人建造的那些立交橋一般,這裡麵居然還帶有那種牽線搭橋的結構存在。
整個內部構造,讓一個精通米粒雕刻的微雕大師傅前來,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搞定的了的。
這裡麵倒不是紋路過於精細,難點在於紋路太多了,想要不出錯的還原這些紋路,普通人的大腦肯定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必須有著極為精細、準確的圖紙,一點一點的按照圖紙上的布局結構,仔細雕琢才行。
這還隻是初步要求,在此雕刻的過程中,還必須保證整個過程不能出一絲一毫的錯誤,否則就是整個結構的失敗。
當然關於這個工藝問題,方瞳不是沒想過地球上的那種蝕刻技術,可是這玩意它不是單純的平麵結構,這玩意它是立體的。
而且方瞳並沒有在上麵看到拚接的痕跡,這就代表著蝕刻技術無法應用在這個東西上麵。
不然方瞳也不會聯想到那些微雕大師傅了,如果有自動化工具不用,非得用手工的那不是找罪受麼,而且這個設備看起來在那個建築裡還是挺常見的。
作為一種量產的民用級消費品,不可能用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必然有方瞳之前沒想到的技術可能,隻不過一時半會方瞳的腦子沒想到而已。
當然這裡所說的加工難度,都是指普通人的製造辦法,在方瞳這裡,隻要方瞳願意,將這玩意錄入到合成目錄之中,想要多少,就能夠合成多少,根本不用去管所謂的加工難度這回事了。
但忽略掉這個問題後,方瞳對於這個東西是咋用的,還是有些一籌莫展。
畢竟這玩意作為一個投影設備,在方瞳的印象裡,起碼你得有所謂的光學模組吧,不然這個投影是怎麼投出去的?
把這個設備的核心拿出來在手上翻過來調過去看了好半天,方瞳都沒發現所謂的光學單元。
嘖!
方瞳看著設備,也是直撇嘴。
果然,最直接的研究能力方瞳還是差一點的,否則不至於一點頭緒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