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次的世界升級,方瞳早已經做出了一些計劃。
首先就是一號宇宙的情況,作為一個宇宙,說實話,區區六分之一光年的實際大小還是太過寒磣了,所以此次方瞳打算借著世界升級的機會,直接給一號宇宙來一次大擴容。
根據已有的經驗,每次世界升級,方瞳都會獲得26倍當前世界物質總量的升級點數。
所以方瞳計劃拿出一點來給自己的核心世界提升一下,剩下的25點,全都投入到一號宇宙之中。
按照這種規模來算,方瞳大概能夠獲得約莫著兩個標準太陽係大小的恒星係,這種提升比起之前區區三個低級行星的矮恒星係,可是要優秀太多了。
這種資產暴增的感覺,簡直不要太過癮了。
有了這種規模的宇宙擴充,方瞳也是有了一個更大的後花園了。
以後不管是用來培養韭菜,還是用來當作實驗室,都是極為有用的。
而此時,整個方界都被一股灰褐色的霧靄所籠罩,隻不過這種霧靄對於世界內的生靈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整個世界卻是因為這種霧靄能量的出現出現了沸騰。
一股隻有方瞳這個界主才能感受到的到的震動開始不斷的增強。
而此刻方界的邊界壁壘也是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之前那能夠無視種種傷害的世界壁壘,此時出現了明顯的皸裂,隻不過因為有了霧靄能量的填充,那些裂痕一旦出現,就會被迅速的填滿。
這個過程不斷的重複之下,方界的實際範圍也是在快速的增多。
大概是時間流速的不同,反正這一過程在方瞳的視角之中進行的非常之快,大概就是方瞳每個呼吸的間隙,世界壁壘都能夠膨脹出數十個天文單位的距離。
不過即使有著如此效率,整個世界升級過程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的。
方瞳這邊也是很無奈,這個怪異的時間流並不受自己的控製,隻能是耐心的等待其進行成長。
好在方瞳對於世界內的物質乾預還是可以進行的,所以方瞳便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了調整世界構成上了。
剛剛就提到過了方瞳對於兩個世界的進化安排,核心世界那邊因為就是個單一大陸型世界,所以並不需要方瞳進行過多的乾涉,隻需要指定生態群係的類型就可以坐等世界自行生成了。
但是一號宇宙這邊卻是需要方瞳進行一些乾涉的。
首先就是原有的少陽星係,之前因為物質總量不夠,方瞳隻是弄了一個褐矮星充作太陽。
也就是整個世界都受到方瞳意誌的乾擾,不然這種假的恒星肯定是無法滿足生命星球的運轉的。
所以方瞳的首要任務就是充實自己的少陽星,使其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恒星。
雖然有著這種決心,不過方瞳還是要顧及到實際的物質總量,於是隻是填入了5點的物質量,讓少陽星的質量起碼達到了普通恒星的基本下限。
當然這種恒星看起來還是不如地球自家的太陽那麼的耀眼,但是這對於方瞳來說卻也是一種極為積極的進步了。
隨著方瞳這邊將物質注入到少陽星之中,原本暗紅色的星體頓時出現了猛烈的變化,其體積開始快速的膨脹。
僅僅是兩個呼吸間的功夫,原本相對袖珍的褐矮星直接膨脹了十數倍有餘,而且在恒星狀態上也是有了明顯的變化。
整個星體一改之前那種暗紅色將要熄滅的模樣,直接呈現出一種耀眼的赤紅色火焰色澤。
從這一刻起,少陽星才算是成為了一個正兒八經的恒星,雖然還是質量較小的那種,但是此刻的少陽星不用方瞳利用權柄加持也可以進行自主的聚變燃燒了。
與此同時,少陽星係因為主序星的劇烈變化,周圍的幾個小弟行星也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隻不過因為方瞳此時世界的狀態不正常,卻是沒有立馬顯現出來相應的變化。
對此方瞳也是早有準備,直接將幾個行星的位置進行了挪移,使其相對於少陽星的公轉軌道出現了大幅變動,體現在周圍這些行星上的最直接變化就是公轉時間出現了變動。
就以三號行星‘新地球’進行舉例,原本一個月的公轉軌道現在直接膨脹到了8個月的程度。
而除了時間上的明顯變化,其他的可以說是毫無影響。
反正這個宇宙並不是那種自然演化出來的宇宙,很多物理參數都是受到了方瞳支配的,區區軌道變化,還不會影響到行星地表的生態環境。
當然除了這個行星軌道的調整,方瞳還在少陽星係加入了一個新的行星,現在少陽星係的行星總數就達到了6顆。
之所以這麼安排,還是方瞳的惡趣味,給少陽星係也安排了一套經典的五行行星。
命名規則仍舊是按照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當然方瞳這麼安排也不是胡亂安排的,因為在最外圍的土星上,方瞳可是也投入了1個單位的物質量,這就使得這顆土星,也是少陽星係的最大行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原因麼,如果套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解釋,那就是最外圍的大質量天體可以有效的為係內行星抵擋外星係的物質衝擊。
而如果換做修行知識解釋,其實就是方瞳搞了個大活,在少陽星係之中擺了一個巨大的五行陣法。
至於功效麼,也很簡單,就是平衡星係內的遊離能量,順便也能夠形成一個龐大的星際陣法,能夠有效的阻擋一些普通的星際物質的攻擊。
至此,少陽星係內的大體安排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總共耗費了方瞳6點的物質量,之後再有什麼想法,在細節上重新進行調整就是了。
而此時一號宇宙的膨脹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總體體積上相較於之前已經是膨脹了1倍有餘的體積了。
有了如此龐大的空白空間,方瞳的新計劃也是可以實施了。
剛剛總共也就消耗了6點物質量,還有19點之多的物質量,方瞳計劃在新擴張的宇宙空間之中新增幾個恒星係。
看著剛剛耗費的6點物質量,剩下的這些物質量,還可以造就出3個類似於少陽星係的恒星係出來。
當然這些恒星係的位置並不是隨便布置的,要想減少人為乾預的工作量,方瞳就必須在一個合適的位置放置這些新生的恒星係。
而方瞳的計劃也是很直接,打算直接按照對稱圖形的幾何結構來布置這些新生的恒星係。
既然是有4個恒星,那麼方瞳計劃就以正四麵體的頂點位置作為參考點,進行新恒星的釋放。
隻不過現在一號宇宙膨脹的大小還是有些不夠,還需要等一等,才能有合適的空間進行新恒星的布置。
對於‘緩慢’擴大的宇宙空間,方瞳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是耐心等待了。
此間因為時空的詭異流速,方瞳也沒法進行什麼實驗,隻能是不斷的在心中進行‘打草稿’。
說實話,雖然已經決定布置一個正四麵體形式的星域結構,可是這其中具體的細節方瞳可還沒做好細化。
比如新增的那三個恒星係,其中的小行星如何布置,這些方瞳可都沒考慮過。
暫時方瞳打算隻安置最簡單的星係結構,也就是一顆恒星和三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