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方瞳想要測量宇宙的尺度,並不是臨時起意,之前可是提到過的,在之後的計劃中,方瞳可是打算離開地球進行星際旅行的。
畢竟達到仙人級數後,繼續呆在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助益了。
走出去,去到更為廣闊的天地之中,見識更多的文明、景色,才能更好的推進方瞳修為的進步與發展。
這裡指的可不是什麼規則領悟,而是更為直接的求知之路。
這就和科技發展的思路差不多,不斷地認識更多的未知,然後去解決這些問題,科技才能夠更快的進步。
對於方瞳來說規則之力並不是唯一解,更好的了解世界運行的模式,才是方瞳能夠更快、更好成長的一個辦法。
這些知識,單是留在地球上,卻是無法得到的了。
隻有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才能獲得這些知識。
當然,方瞳並不是隻做了這一手的準備,之前接收大秦王朝的時候,就有了模糊的計劃,隻不過到了如今,方瞳這才逐漸完善了這一計劃。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方界之中所有的生靈,都是方瞳進步的階梯,隻不過方瞳想要走的更高、更遠,還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鋪就道路才行。
而這些計劃的實施,需要有著充足的準備才行。
測量已知的宇宙空間,自然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了。
不過這次的計劃卻是不能在方瞳的世界之中進行了,必須由方瞳親自到外界去,而且還得是外太空之中,才能夠進行了。
好在方瞳已經成就了仙人,飛天遁地、出入青冥這種事情,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並沒有選擇特定的日子,做好準備的方瞳就連天氣都直接忽視掉了,直接便通過空間通道從核心世界離開了。
再次現身,方瞳則是出現在了南半球的海洋之上。
說到底直接飛入青冥還是太囂張了,所以方瞳打算在南半球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進行,儘可能的減少來自外界的關注。
關於這件事,方瞳想了想還是給祝老道那邊打了個招呼。
意思也很簡單,大概就是因為修為的進步,地球上已經浪不開了,方瞳打算涉足星空了,在此之前,方瞳打算先親臨外層空間,進行一番實驗,來收集數據雲雲。
當然,原文可不是如此的簡單直白,方瞳還是廢了一些腦筋,編出了一篇合理的文章,這才給送了出去。
至於收到消息的祝老道會作何反應,這就不是方瞳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有些事情,達到了方瞳這般的境界,就沒必要再去細究那些細節了,能夠儘到告知的義務,也算是方瞳的自覺了。
簡單完成了事前準備後,方瞳也不在原地停留了,直接身形閃動,頓時化作了一道五色虹光直衝天際。
大概是由於方瞳純化的仙元有了效果,這次的遁光飛行,不但速度更快了一些,而且方瞳能夠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對於周圍天地環境的把握也是十分的精細了。
這次近乎垂直向上的飛遁,方瞳並沒有刻意的壓低速度,完全就是一般情況下的飛遁而已,就這樣單純的時速也是超過了30倍的音速,即為10公裡每秒。
此等速度已經超出了大部分尋常人的認知水平了,約莫著10個呼吸的功夫,方瞳便察覺到了周圍的環境變化。
首先便是來自地球的引力束縛,此時方瞳明顯察覺到了引力的衰弱,雖然不是很明顯,單是在那一瞬間,方瞳的遁光速度也是略微提升了一些。
對此方瞳並不是非常驚訝,擁有著全科目基本常識的方瞳很簡單的便想明白了這一變化出現的原因。
很明顯,剛剛的高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隻不過還未能完全擺脫,所以感覺並不是很明顯而已。
但是對於高速飛行之中的方瞳來說,這一點並不難察覺,畢竟那一瞬間速度的變化,方瞳還是能夠捕捉到的。
能夠達到這個效果,方瞳經過簡單的計算便知道了當前的相對高度,這是已經超過了400公裡的相對高度。
果然,對於高級修士而言,出入青冥真就是舉手之勞啊!
相較於物質科技,修行這種事情,還真是方便多了,一名高級修士,可以憑借一己之力,直接就能肉身踏足外太空,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是何等的偉大啊。
當然,這種比喻並不是很恰當,畢竟想要做到這一步,最低最低也需要達到合體境後期的水平才可以。
能走到這一步的修行者,無一不是天資卓越,外加大量的資源消耗換來的。
某種角度來看,一名高級修行者的隱藏價值,已經不低於一個物質科技製造出來的超級航天飛機了。
花了差不多的代價,隻是供給一人得道,這件事劃不劃算,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而作為既得利益者,方瞳對此不予置評,畢竟自己可沒消耗地球上的那點資源,所有的修行所需,可都是自己開掛得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換句話說,這些資源都是無中生有的也差不多,沒有給外界的那些修行者、普通人造成任何的負擔,所以他們的值不值,也不是方瞳需要關心的。
方瞳也不需要對他們的‘飛天夢’負責……
雖然方瞳的飛遁速度極快,可是方瞳的目的地也是相當的遠。
按照方瞳的計劃,想要得到一個較為準確的測試結果,那麼就需要先擺脫地球的引力影響,所以初步的規劃目標就是所謂的地球靜止軌道,大概是距離地表三萬五千公裡的地方。
哪怕是方瞳當前的速度,也需要飛遁個大半小時才行。
所以這個過程之方瞳並不是完全用發呆來打發時間的,而是不斷的在思維之中進行著大量的思考。
這其中關於宇宙航空這件事,方瞳思考的還是蠻多的,就像剛剛思考的那個問題,普通的科技文明對比修行者的飛天效果,可謂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了。
雖說修行被稱之為玄幻、修仙等稱呼,可是方瞳卻是覺得,這種修行手段,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不一樣的科學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