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生坐在車上,眼神凝重地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景色。
正在趕往大風廠的路上,心中想著如何幫助李達康解決善後問題。
作為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所處的位置就像是一個活靶子。
時刻麵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而這次的事件更是讓李達康陷入了困境。
趙蒙生深知李達康的性格,以善於甩鍋而聞名。
因此趙蒙生特意安排了這樣的局麵,讓李達康這個承受能力強的承受所有的壓力。
古話說的慈不掌兵!
做領導就是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趙蒙生怕李達康被一次次危機打垮,喪失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
也擔心李達康跟隨著自己太久,可能會忘記了自己的本性。
甚至將自己視為大善人!
這種情況下,李達康可能會失去本能的甩鍋能力,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
於是趙蒙生決定親自前來處理善後事宜,確保一切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當趙蒙生收到關於槍戰的消息時,並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
十分清楚地知道,這已經是最關鍵、最激烈的巔峰比賽。
是在大概率取得勝利前的最後一戰!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有人犧牲是難以避免的!
畢竟,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太過重要,付出的代價也必然巨大。
天宮組織的工資待遇已經是頂格,如同像古代的養死士一般。
錢給夠了、家人的後半輩子全部都有保障自然有人願意賣命。
做任務犧牲的天宮組織成員,家人可以拿到豐厚的撫恤金。
父母的養老醫療等問題,孩子後半輩子的教育工作等問題天宮組織全包。
在漢東投入如此之多的資金,培養了那多的人,不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刻嗎?
當趙蒙生帶著已經退休的陳岩石到達大風廠時。
大火已經被撲滅,
但現場仍彌漫著煙霧和緊張的氣氛。
李達康站在高台之上,繼續指揮著後續的工作。
臉上滿是疲憊和焦慮,但依然保持著堅定的決心。
看到趙蒙生的專車駛近,李達康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李達康立刻帶著手下從高台之上一躍而下,動作矯健而敏捷。
然後他們一路小跑,迅速趕到趙蒙生車停下的地方。
趕在其他人之前,親自為趙蒙生打開車門。
"趙省長。"
李達康恭敬地打完招呼後,雙手交叉放在身前。
仿佛一個犯了錯的小學生,靜靜地站立著,一言不發。
趙蒙生下了車,輕輕地拍了拍李達康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鼓勵和信任。
無視底下乾部們的阻攔,堅定地帶著陳岩石走進了大風廠。
進入大風廠後,趙蒙生首先組織乾部們分發盒飯,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溫飽。
當看到大家都吃得差不多時,趙蒙生才走到人民群眾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