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王文涵的支持_笙書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笙書傳 > 第469章 王文涵的支持

第469章 王文涵的支持(1 / 1)

嗬嗬,咱就知道你葛老頭會這麼說的,但咱知道,中華曆史上門閥製度最為嚴重就是咱大梁國這個時代,寒門子弟若無貴人提攜,哪能有出頭之日,甚至到了隋唐時期,這門閥製度也沒有得到改變。

後來,出了一個黃巢掃蕩長安,來了個“天街踏儘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才使這門閥製度徹底成為曆史。不過,這樣通過大革命的形式改變門閥製度,這社會代價實在太大,咱既然坐了皇位,那就通過改革的方式來慢慢改變這個陋習吧。

“不,朕以為,我朝九品中正之製,初欲革察舉之弊,然行之既久,弊病叢生。中正之職,漸為門閥所據,品第人物不以才德為本,反以門第為宗,以致膏粱子弟,庸劣無能,卻憑世資而據高品;寒門子弟,雖滿腹經綸,亦因困於卑品而難展抱負。故此,朕以為,九品中正製已經非改不可。”

葛雄飛雖是有點迂,但也是頗明事理,聽高笙書一語中的,講出九品中正製的弊端,心中也是欽服,說:

“陛下英明,老臣也是知道這九品中正之製的一些弊端,可如若廢了此製,銓敘人才便沒了依據,這更不利於陛下招攬人才。老臣愚鈍,實在想不出有何良策啊。”

“葛大人毋庸憂慮,朕心中自有決斷。”

第二天,剛好是七日大朝的日子,高笙書巳時準時來到勤政殿,卻見朝臣已在殿中肅立,恭候他的駕臨。

待高笙書在龍椅上坐定,群臣山呼萬歲,他揮了揮手,讓群臣各回原位。一旁的秦午術大聲說:

“陛下諭旨,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葛雄飛趕緊出列,說:

“老臣有事要奏。”

於是,他把昨日與高笙書商定的事一一道來,高笙書則是逐一準奏,同意宣布大赦天下,並在三日之後親自祭拜天地,然後,也同意對各位將領加官進爵,各旅指揮使冊封伯爵,營指揮使冊封子爵,其餘將官也是俱有封賞。

同時,高笙書還宣布讓將士們解甲歸田,朝廷不再設立大規模的常備軍,僅在京師設立京畿大營,兵力隻有兩萬人。各地也隻設立少數府兵,作為維持地方治安所用。

高笙書此言一出,魏笙武等一些將領心中雖有不滿,但此時戰事已定,天下一片太平,而且,他們也被封了爵位,所以,也就不吭聲了。

可是,就當葛雄飛提出由範嘉言擔任刑部尚書之時,高笙書心中卻有些猶豫了。咱已經冊封他老人家為嚴國公,地位已經很高了,有必要讓他刑部尚書嗎?

這時,高成出來說話了,當初因為景德帝替這些過氣皇親建府邸的時候,他曾同範嘉言打過交道,知道這位玄城縣令的斷案能力。他說:

“陛下,都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選賢任能,不要去考慮他的關係和出身,而是知人善任,人儘其才。據臣所知,範大人在玄城縣令任上,每逢刑訟大案,他都能事必躬親,斷案之時刨根問底,讓真凶無所遁形,坊間百姓提起他都是交口稱讚。如果範大人不能任刑部尚書,那陛下豈不是滄海遺珠?還望陛下三思。”

啊哈,高成老爺子說的有道理,咱的這位老嶽丈為官清廉,且善於斷案,如果就讓他做了一個光拿俸祿的嚴國公,他豈不是要悶出病來?還有,咱娘怎麼死,還是個懸案,以前是豺狼當道,老嶽丈也沒辦法深查,現在,他可以放開手腳去抽絲剝繭,替咱找到真凶了。嗯,咱這回就內舉不避親吧。

“好,高愛卿言之有理,朕準奏,朕委任範嘉言為刑部尚書。”

範嘉言趕快出列,領旨謝恩。高笙書道:

“嚴國公,你就任刑部尚書之後,首要之務就是,速速查明當年韓國公魏夫人遇害案的幕後真凶,朕等著你的消息。”

“臣遵旨。”

接著,高笙書又根據葛雄飛的建議,將近期拖延的一乾事務都作了明確,朝中眾臣見他處理政事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心中也是欽服。

然後,高笙書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諸位卿家,朕觀古之興衰,察今之治亂,深感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賢才者,國之重器,社稷之棟梁也,我朝若無賢才輔弼,縱有九重宮闕,亦如廣廈無柱,雖擁四海之富,終成無源之水。

“而我朝沿用的九品中正之製,已成膏粱子弟盤踞朝野之天梯,弊病叢生。長此以往,將導致政務荒廢,社會動蕩,朕以為,此製若不除之,國將不國。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高笙書的這番話,石破天驚,令朝臣目瞪口呆。今天朝堂的許多人,正是依靠這九品中正製上位,屍位素餐,卻享儘了榮華富貴。而且,這項製度,還可以讓他們的子孫世代都能享受到朝廷的紅利,從內心來說,他們都是這項製度的強有力支持者。因此,麵對高笙書的言辭鑿鑿,他們一時卻都不作輕易表態。

高笙書見自己作為一國之君的提議,卻是無人附和,他心裡不免有些慍怒。正在此時,有一人走了出來,高笙書一看,正是他的昔日同窗王文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文涵來到高笙書跟前,說:

“陛下高瞻遠矚,一語道破九品中正製之弊病,臣心中萬分欽服。此製在我朝行之有年,百弊叢生,不可不察。中正者,操品評之權,定人物之高下,全憑私情,罔顧公義。有權勢者,縱使無才無德,亦能憑其門第家世,輕易獲得上品,以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寒門賢才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亦難有出頭之日,此為大不公。

“再者,中正官多為地方豪強大族把持,他們任人唯親,拉幫結派,那些攀附權貴者,即便庸碌無為,也能平步青雲;而堅守正道、有真才實學者,因不願同流合汙,被排擠打壓,仕途坎坷。長此以往,朝堂之上,儘是趨炎附勢之徒……”

王文涵侃侃而談,高笙書聽著頻頻點頭。

啊哈,咱知道王文涵也是出身寒門,隻因有了譚老夫子的推薦,他才得以進入朝堂,故此,他是深有體會,所以對這九品中正製大家撻伐,不錯不錯,正和咱的意思。

群臣聽完王文涵的長篇大論,雖然有人也有些動容,但大部分人卻仍是保持沉默,他們內心仍是不舍得放棄九品中正製,但一時也不敢反駁王文涵,怕捋了高笙書的龍須,所以,他們以沉默表示自己的反抗。

這時,吳鬆鶴忽然問道:

“陛下,臣聽了王大人的高論,心中也讚同廢除這九品中正製,隻是,銓敘人才總要有標準,沒了九品中正製,我朝又該如何選賢任能呢?”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規則怪談:開局被誤認為是大佬! 農婦修仙:我靠彈幕殺成神! 是,女皇陛下! 雪夜逐我出家門,重生崛起你瘋啥 魔川傳 都市重生:逆轉青春 吻溺玫瑰 什麼執念?那是我命中注定的老婆 虞歌凰圖 世子擺爛:戲精女助我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