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重憑強,謂之驕兵。”】
【“義兵無敵,驕兵必敗。”】
【“曹操法令有度,士卒精煉。”】
【“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則出師必然不利。”】
【“望明公三思。”】
【“呃。。好!”袁紹認為沮授之言,也很有道理。】
【“非也!”謀士逢紀道,“兵加曹操,豈曰無名。”】
【“如今將帥奮勇,軍士昂揚。”】
【“若不及時早定大業,反招其禍。”】
【“願主公聽從鄭尚書之言,儘快與劉備共仗大義,剿滅曹賊。”】
【“此舉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啊。”】
【……】
【台下謀士議論紛紛,爭吵不停。】
【“諸公。”袁紹伸手止住議論,“諸公所言,各有道理,實難相駁。”】
【“這叫我如何是好啊?”】
彈幕:
——“蘇辰怕不是有精神分裂症吧,不然能腦補出這麼多謀士的不同方案?”
——“袁紹:“你們這樣顯得我很呆。”
——“大爺的!!!!!到底聽誰的(╯‵□′)╯︵┴─┴”
——“他們說得都好有道理,換我是袁紹,我也選不出來。”
——“養了群辯論隊。”
——“雞多了不下蛋,木匠多了蓋不成房。”
——“怪不得曹操評價袁紹好謀無斷,這麼多謀士,各有各的道理,真的很難決斷。”
——“殺了人家弟弟,還來找人家求救。看來這兄弟倆感情不怎麼好啊。”
——“要是感情好,會分為兩股勢力嗎?猜也猜到了。”
——“蘇辰在論英雄那裡,其實就給袁紹定下基調了。”
——“嘶~論英雄裡的那些人並不是背景板,而是曹操和劉備要征伐的名單吧。”
——“郭靜明之前竟然還說蘇辰在那裡空論英雄,這不馬上就寫到袁紹了嗎。看來和曹操的評價絲毫沒有差彆,就是個好謀無斷的主。”
【袁紹那邊舉棋不定,曹操這邊卻已經預料到了這個威脅。】
【曹操強忍著頭痛,和眾臣商議:“若劉備聯結袁紹起兵,我將如何?”】
【孔融道:“袁紹勢力,不可輕視。此時不宜用兵,隻可求和。”】
【荀彧反對道:“袁紹無用之人,何須議和?”】
【“先生此言差矣。”孔融辯駁道,“袁紹士廣民強。”】
【“其部下如許攸、郭圖、審配、逢紀,皆為智謀之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