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孟獲理直氣壯道。】
【剛才與孟獲纏鬥的士兵,包紮好了傷口,在諸葛亮大營外等候。】
【孟獲卻大搖大擺地從帳中走出,和砸頭小兵恨恨地對視了一眼。】
【諸葛亮看向砸頭小兵:“把兵器、坐騎還給他。”】
【“送他出寨。”】
【孟獲揚起下巴,自顧自往營寨外走去。】
【“丞相,這……”砸頭小兵不解道。】
【“休得多言,快去。”諸葛亮不容置喙道。】
——“企業文化真好啊,小兵也敢在丞相麵前表現情緒。”
——“小兵:還給他?我要切了他!”
【營寨門口。】
【被俘虜的南蠻士兵被儘皆鬆綁。】
【送走時,蜀軍還給這些俘虜一人一袋大米。】
【南兵心懷感恩地道著謝。】
【砸頭小兵也將孟獲的雙斧取了過來,雙手遞給孟獲。】
【孟獲接過雙斧,冷哼一聲,去牽一旁自己的坐騎。】
【孟獲騎上坐騎,快馬加鞭自顧逃去。】
彈幕:
——“文明人與野蠻人~。”
——“小兵:老子白被砸了。”
——“這簡直是人民傑放軍。”——“諸葛亮這是乾啥?”
——“攻心為上啊,看不懂嗎?”
——“可是這孟獲明顯不服啊!”
【放走孟獲後,王平諫言:“丞相,孟獲乃南兵渠魁。”】
【“今幸擒得,何故放之。”】
【諸葛亮輕搖羽扇:“我擒此人,如囊中取物。”】
【“殺他不過舉手之勞。”】
【“但要孟獲心服,使邊庭歸順王化,絕非易事。”】
【“此次南征,旨在於此。”】
【說完,諸葛亮來到俘虜營巡視。】
【正在領糧的俘虜南兵見到諸葛亮前來,紛紛道謝。】
【“昂,謝謝丞相。”】
【諸葛亮笑著道:“不謝不謝。”】
【“爾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獲所逼。”】
【“今日被俘,家中父母、兄弟、妻子,必定倚門而望,憂慮萬分。”】
【“如今,我放爾等回家,以安家人牽掛之心。”】
【南兵俘虜集體跪拜:“多謝丞相!”】
【諸葛亮愛民如子,做扶起動作:“好好,快快回家去吧。”】
【南兵俘虜扛著大米鞋子,道謝離彆。】
【“謝丞相。”】
【“多謝丞相。”】
【“謝謝丞相。”】
【“謝謝。”】
【“謝謝啦。”】
【“……”】
彈幕:
——“南兵:叛亂被擒就發糧,下次還叛。”
——“把手下百姓也感化、造反就不容易了。”
——“丞相用心良苦。”
——“感覺丞相跟劉備跟久了,也越來越心軟仁義了。”
——“南兵過得是真苦,連鞋都沒有。”
【孟獲回到洞寨,南兵們歡呼不已。】
【“大王回來啦~”】
【“大王回來啦~”】
【孟獲昂首挺胸:“回來啦!”】
【董荼那、阿會喃迎接孟獲。】
【孟獲自誇道:“我打翻兵卒,一路趕回啊,嘿嘿……”】
【“那諸葛亮用兵,不過善用詭計而已。”】
【董荼那誇讚道:“大王神勇,故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