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攘除奸凶。】
【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彈幕:
——“劉禪:聽懂了相父,就是不知所雲。”
——“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好,就是哽咽了。”
——“夙夜憂歎,道出了丞相的一片赤誠之心啊。”
——“寫得真好,這諄諄教誨地,連用人都給劉禪安排好了。”
——“諸葛亮一直沒有忘記劉備的大業,而劉禪整天就隻知道享樂。”
——“這麼好的文章,我想主動求背。”
——“我也想背溫如敏。”
——“溫如敏,教授快把這篇加入教材吧。”
——“本將請背溫如敏。”
剛做好《洛神賦》的加入教材工作,溫如敏一上線,看到無數的。
溫如敏笑了:“難得孩子們這麼主動,我先來看看這篇《出師表》吧。”
剛看完,溫如敏立刻決定,將其納入教材。
“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這哪裡是臣子給帝王的表奏的啊,這分明是一個老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溫如敏做好溝通工作後,發表微博:《出師表》,已加入九年級語文教材,要求全文背誦。
這一次,評論區滿是感謝。
——“謝謝溫教授,我最愛背課文啦。”
——“明年我就上九年級啦,先提前背下來。”
——“諸葛亮寫得朗朗上口,簡直不要太好背。”
——“原來奏章也可以寫得這麼華美,真是愛了。”
——“我本來不喜歡語文的,但是為了諸葛丞相,我願意主動背誦這篇課文。”
——“講真,出師表邏輯通順,言語簡潔明了,算是比較好背的文言文了。”
【劉禪收到出師表後,對諸葛亮說道。】
【“相父連連南征北伐,遠涉艱難。”】
【“方始回都,坐未安席。”】
【“今,又要北伐,恐有勞神思啊。”】
【諸葛亮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
【“今南方已平,已無內顧之憂。”】
【“不就此時討賊,恢複中原,更待何日?”】
——“唉~劉禪是想讓諸葛亮留在他身邊,他就能放心玩了、倒也不是像曹叡那樣,怕兵權到外姓人手中,又可氣又好笑。”
——“應該帶這蠢物上戰場看看。”
【益州從事譙周諫言道:“啟稟陛下,臣夜觀天象。”】
【“北方王氣正盛,星耀倍明。”】
【“曹魏不可圖也。”】
【“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啊?”】
——“住口,昨晚霧霾你觀個屁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