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緩緩說道:“白帝城先帝臨危之時,曾叮囑我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今日果應此言,深恨自己不明,以致害了全軍,害了幼常。”】
【“愧對先帝,悔恨萬分。”】
【諸葛亮揮袖擦了擦眼淚:“我當上表自貶,降官三級,請免我丞相之職。”】
【蔣琬勸道:“丞相,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啊?”】
【諸葛亮搖了搖頭:“治軍不嚴,用人不當,致有街亭之敗。”】
【“此亮之罪也。”】
【“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
【“法若不行,何以服人?”】
【“遭此敗績,我若不自貶,豈能明法紀。”】
【諸葛亮站起身,看向眾將,拱手真誠道:“今後,各位不論官職大小。”】
【“若見亮用兵不當,處事不明之處,望乞直言賜教。”】
【“使我軍早克中原,恢複大漢基業。”】
【眾將跪拜拱手:“是,丞相。”】
彈幕:
——“魏延:你少來這套,我說了子午穀,你聽了嗎!。”
——“劉備現在才想起我的話?。”
——“孔明其實更埋怨自己,如果不是他用錯人,馬謖也不用死了。”
——“對於亮亮來說最難過的事,無非就是覺得自己有愧於先帝。”
——“備備不在,亮亮總是在哭。”
——“諸葛亮上次哭好像是用火攻藤甲軍,上上次哭就是劉備臨危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奔殂……諸葛寫下這句話時得多心痛啊。”
——“備備知道亮亮儘力了,不會怪你的丞相”
——“諸葛亮沒聽劉備叮囑,馬謖沒聽諸葛亮叮囑……”
——“備備和亮亮唯一一次沒有聽對方的話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講道理,這波諸葛亮責任也不小,說了不讓重用馬謖的。”
——“劉備識人方麵確實沒毛病。”
——“劉備:打仗我不行,看人第一名。”
——“馬謖:錯付了,原來不是哭我。”
【諸葛亮為嚴明軍紀,揮淚斬了馬謖,並上表自貶。】
【後主劉禪從之,降職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照舊總督兵馬。】
【此後,諸葛亮在漢中勵兵講武,等待時機,準備再次北伐。】
彈幕:
——“從之?”
——“劉禪,你還真從了????”
——“劉禪被迫從之。”
——“諸葛亮不當丞相,誰來收拾這爛攤子?”
——“劉禪是配合,給台階下,否則不服眾。”
——“劉禪:懂了,丞相想spay將軍。”
——“行丞相事。貶了,但沒完全貶。”
——“軍令狀總算生效一次了。”
【公元228年,孫權命鄱陽太守周魴尋知名山越頭目行詐降之事。】
【周魴認為山越頭目不可靠,於是決定親自詐降。】
【周魴連寫七封書信,傳遞給魏國大司馬兼揚州牧曹休。】
【大致意思為:東吳已容不下我,願降以保周全!箋書七條,足以表我歸降之心!】
【信中儘言自己受到吳王孫權責難,準備棄吳投魏,請求魏國出兵接應。】
【曹休收到信件,不斷派遣斥侯在周魴住處附近打探虛實。】
【周魴為使魏國相信,便在鄱陽府門前剪掉頭發,以此彰顯自己是有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