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層關係,諸葛亮遲疑了一下。】
【楊儀繼續道:“軍中糧草多出於益州,而李嚴又是益州派的代表,丞相若殺此人,恐得罪李嚴。”】
【“今後軍中糧草,怕是無人來運。”】
【諸葛亮稍作思考後,改令道:“死罪暫免,重杖八十。”】
【“今後再有延誤,定斬不赦。”】
——“李嚴這麼叼的吧,竟然益州派的代表,連丞相都要給他麵子。”
——“李嚴一封信勸孟達投降,又在江州主持防衛東吳的工作,能硬扛陸遜的存在,哪裡能是省油的燈。”
——“今若不殺,日後糧草延運十日二十日,將士無糧,士氣大敗,這又該何人承擔?汝視我法度何在?豈非愧對西川百姓??”
——“如果李嚴這麼厲害,應該是個賞罰分明的人。就是自己的侄子被諸葛亮斬了,隻要他知道原因,肯定不會怪罪諸葛亮的。”
——“李嚴:丞相快斬了這小兔崽子,我一點都不心疼,犯錯了就要接受處罰才對。”
【苟安被杖責八十後,回城一路上臭罵諸葛亮。】
【又擔心回去之後,被叔叔李嚴斥責。】
【苟安一路上胡思亂想,竟誤入了魏軍設防地,被魏軍抓住,獻到了司馬懿麵前。】
【苟安為求保命,向司馬懿投降。】
【司馬懿不信道:“諸葛亮一向善用計謀,你願降我,真讓人難以置信呐。”】
【苟安跪趴在地上,心悅誠服道:“苟安真心願降,彆無二意啊。”】
【司馬懿道:“你既真心願降,那你為本都督辦一件大事如何?”】
【“好好好好好……”苟安跪趴著匍匐向前,態度近乎於謙恭。】
【趴到司馬懿桌前時,司馬師拔劍架在苟安脖子上,示意他不許再向前。】
【苟安一隻手趴著桌子:“都督儘管吩咐,苟安一定效力。”】
【司馬懿埋頭對其說道:“你速回城都,散布謠言。”】
【“就說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要想稱帝。”】
【“使劉禪召回諸葛亮。”】
【“此事若成,我定奏明天子,給你封官加爵。”】
【苟安諂媚笑道:“一定遵照都督之意,儘力去辦。”】
【苟安本就擔心這次犯錯之後,既得罪了諸葛亮、又得罪叔叔李嚴,自己的仕途必然灰暗。】
【而投誠魏國,似乎又給了他未來另一條路。】
——“先帝說過諸葛亮可自取。”
——“阿鬥:還有這種好事?朕又能當太子了?”
——“苟安這種賣國賊,就該一刀斬了。”
——“諸葛亮和李嚴兩個高管,關係不怎麼對付嗎?好好溝通一下,也不會讓苟安投降了魏國。”
——“這種奸細進來,真讓人煩死了。”
【苟安的謠言傳遍城都。】
【有官員組織起來,一起向劉禪進言。】
喜歡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請大家收藏:()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