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三路出擊
【魏都洛陽。】
【曹叡對眾臣道:“蜀國已三年不曾入寇。”】
【“今諸葛亮又率三十萬大軍,兵分五路,複出祁山。”】
【“如何抵擋?”】
【司馬懿道:“陛下,諸葛亮連年征戰,國力日漸衰落。”】
【“如今,已成強弩之末。”】
【“今聞,關羽之子關興病亡,蜀軍又少一員大將。”】
【“諸葛亮已乏良將可用。”】
【“他自視甚高,逆天而行。”】
【“以臣看來,不過是自取敗亡,陛下不必多慮。”】
【曹叡不耐煩道:“話雖如此,隻是如何退兵?”】
——“如何抵擋*6”
——“諸葛亮又又又又又來了。”
——“司馬總結得很全麵。”
【司馬懿拱手道:“臣,托陛下洪福,當自往破之。”】
【“臣願保舉四人,隨臣一同前往。”】
【曹叡問道:“愛卿保舉何人?”】
【司馬懿不偏不倚道:“夏侯淵四子,此四人乃文韜武略,膽識過人。”】
【“常思為父報仇,可委以重任。”】
【曹叡點頭:“準卿所奏。”】
【“就命卿為大都督,調動各處兵馬,領兵四十萬,前往渭濱迎戰蜀軍。”】
【司馬懿俯首叩拜:“是,陛下。”】
——“魏國真的家大業大啊,丞相要是動不動就有四十萬,早打贏了。”
——“這時魏國隨口一說40萬,可見魏國實力多麼強勢。”
——“一邊人才凋零,一邊新人輩出,國力對比明顯。”
——“好奇魏國有丞相職位嗎,蜀漢有都督職位嗎。”
【蜀軍大營。】
【諸葛亮得知軍情,召集眾將道:“此番司馬懿率軍前來,在渭水之上搭起九座浮橋。”】
【“又命郭淮、孫禮總督隴西軍馬,在渭水以北駐紮,是怕我軍切斷隴道,咳咳……”】
【諸葛亮咳嗽了幾聲,端起水杯顧不得喝一口,接著講道:“我軍可佯攻北原,司馬懿必領兵去救。”】
【“這時,我軍乘機暗渡渭水,乘木筏順流而下,放火燒斷浮橋,以攻其後。”】
【“我自引一軍,去奪占他的前營。”】
【薑維高興道:“如得渭水之南,則進兵不難了!”】
【眾將儘皆點頭,佩服諸葛亮的用兵部署。】
——“我最愛的亮亮,你是陽了嗎?多喝開水多睡覺哦。”
——“丞相快喝水。”
——“咳嗽,喉嚨乾,喝水也難受,講話喉嚨就發炎的感覺。。。喉嚨難受太難受了。”
【諸葛亮喝了一口水,開始布兵:“魏延、馬岱。”】
【“你二人率兵五千,速渡渭水,佯攻北原。”】
【“是!”二將領命。】
【“吳班、吳懿。”諸葛亮轉身,“你二人多備火具,帶領木筏兵,去燒浮橋。”】
【“是!”吳班、吳懿拱手領命。】
【諸葛亮:“王平、張嶷為前隊。”】
【“薑維、馬忠為中隊。”】
【“廖化、張翼為後隊。”】
【“兵分三路,去攻魏軍大營。”】
【“是!”諸將拱手領命。】
【諸葛亮滿臉希冀:“諸位將軍,此戰務必要獲勝。”】
【“如此,則我軍即可逼近長安!”】
——“武將還是不少,就是缺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