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得知司馬懿前來,請罪投降。】
【但司馬懿還是斬草除根,夷滅王淩三族。】
【至此,朝中之人,無人再敢反司馬懿。】
——“七十多了,還能打仗?”
——“司馬老賊怎麼保養的,教教我。”
——“牛批哦,人家都投降了,還夷滅三族。”
【嘉平三年,公元二五一年秋,司馬懿病逝。】
【其子司馬師被封為大將軍,總領尚書機密大事。】
【司馬昭被封為驃騎大將軍。】
【魏國朝政,儘歸司馬氏專斷。】
——“司馬氏篡權了,誰能想到曹操、孫權、劉備鬥來鬥去,最後勝利的居然是司馬家。”
——“比諸葛亮多活了17年。。”
——“諸葛亮:你到時辰了,跟我走。”
——“孔明:仲達在家中做的好大事。”
——“司馬懿一生隱忍,不論其功過,最後居然活到善終,真的難得。”
【公元二五二年,吳神鳳元年。】
【吳主孫權病逝。】
【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七十一歲。】
【諸葛瑾之子,太傅諸葛恪遵遺命,立十歲的太子孫亮為帝,改元建興元年。】
——“六十一歲生的太子?孫權厲害喲。”
——“十萬就這麼死了?”
——“孫——十——萬——。”
——“哈哈哈哈,人家叫孫權啦。”
——“諸葛家真的牛逼,都是權臣。”
——“主角們都走了,真是秋風肅殺,浪花淘儘英雄啊。”
【消息傳到魏國,司馬師即刻點兵,兵分三路南下伐吳。】
【諸葛恪命老將丁奉出戰迎敵。】
【丁奉身先士卒,率兵猛攻,司馬昭不敵,兵敗北歸。】
——“丁奉?赤壁之戰的時候不是就出現過嗎?”
——“是啊,他居然還活著。”
——“前期一個無名小將,後期直接無敵了都。”
【諸葛恪遣使入蜀,約薑維並力伐魏。】
【諸葛恪在丁奉的建議下,先行攻取合淝新城。】
——“太好了,吳國主戰派終於上場了。”
——“按輩分,諸葛恪是丞相的侄子,要是早點掌權和丞相一起打魏國,天下早就是諸葛家的了。”
——“諸葛家的北伐執念。”
【合淝新城守將張特,嚴陣以待。】
【諸葛恪集結部隊,率軍二十萬,直接強攻。】
【老將丁奉身染重病,執意率兵衝鋒。】
【然而合淝新城城高水深,諸葛恪率軍攻取兩月,仍未能攻下。】
——“合淝,東吳永遠的痛。”
——“一個合淝,咋就這麼難攻呢。”
——“東吳每次都在合淝無功而返,真是服了。”
——“孫權:孟德,汝曹魏可有我江東這般多的忠臣?”
【張特求援書信送回洛陽,司馬師問手下僚屬,是否派兵救援。】
【中書令獻策:“吳兵不足為慮,西蜀不可不防。”】
【“自曹爽逆黨被誅殺,其親族駐守隴西的右將軍夏侯霸,已久出雍州,投奔了西蜀薑維處。”】
【“一旦夏侯霸趁機引兵前來,於隴西殺出,洛陽危矣。”】
——“夏侯霸居然投西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