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今雖有詔,絕不可半途而廢,班師回朝。”】
【廖化反對道:“此議不可。”】
【“一旦抗旨不遵,觸動天顏,恐生不測,反而不美。”】
【“不如得勝之時,收回人馬,以安民心,再作良圖。”】
【薑維聽從了廖化的建議:“隻好如此。”】
彈幕:
——“嘶~梅開二度,像極了丞相。”
——“薑維:這下我真體會到,丞相看到詔書時候是什麼心情了。”
——“這個操作一直流傳,直到嶽飛達到頂峰效果。”
——“伯約曾記否,當年你也是這麼勸諸葛亮不要回師,而你和諸葛亮選擇了同樣的做法。”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可惜可歎!”
——“阿鬥:乾啥啥不行,壞事第一名。”
——“勸返的廖化是懂政治的。”
【薑維班師回朝,麵見劉禪:“陛下召臣,即刻回師,不知是何緣故?”】
【劉禪憨笑著道:“卿在邊庭,久不還師,恐軍士疲勞不堪,故召卿回朝。”】
【“嘿嘿,彆無他意。”】
【薑維道:“臣已奪祁山九寨,正欲收取大功,不想半途而廢。”】
【“想陛下定是中了鄧艾的反間之計。”】
【“誒~”劉禪擺擺手:“卿多疑了。”】
【薑維拱手:“臣一心討賊,以繼諸葛丞相之遺誌,報效國恩。”】
【“陛下萬勿聽信小人之言,致生疑慮。”】
【劉禪解釋道:“不不不,朕不疑卿。”】
【“卿且回漢中,待魏國有變,再出兵伐魏也不遲嘛。”】
【薑維拱手道彆,離開了朝堂。】
彈幕:
——“薑維:你說的好像我們大老遠跑回來就不累了是吧?。”
——“真的看得都血壓升高了。”
——“爛泥扶不上牆,可憐了諸葛亮和薑維他們。”
——“伯約活成了丞相的樣子。”
——“真的好像好像啊,而且亮亮總是把先帝掛在嘴邊,薑薑就一直在諸葛丞相諸葛丞相的。”
——“薑維: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薑維權力還是沒有丞相大,丞相當初可是直接殺了宦官,薑維這次除了表達忠心之外,沒懲罰任何人。”
——“如果薑維的師父是魏延,劉禪今天就得下台。”
——“劉禪混蛋啊,居然又聽信宦官讒言了。”
——“如果劉禪能明辨是非,什麼皓都翻不了天,但是劉禪就是聽信讒言,哪怕沒有黃皓也還有綠皓藍皓。”
——“可惜丞相不在,李嚴同是托孤重臣,膽敢阻撓北伐大業都可殺,何況個小小黃皓。”
【魏國。】
【鐘會、賈充前來麵見司馬昭。】
【鐘會呈上一封表章:“大都督,西蜀進犯兵馬,已撤回漢中。”】
【“安西將軍鄧艾有表章送來。”】
【司馬昭一邊打開表章,一邊疑惑問道:“哦,薑維回兵漢中?”】
【賈充也疑惑:“怪哉,打了勝仗,卻突然收兵?”】
【司馬昭看過表章後,終於明白:“鄧將軍推斷不錯,西蜀君臣不和,朝廷溺於酒色,寵幸宦官黃皓,日久必生內變。”】
【“隻是不知西蜀民心如何?”】
【鐘會道:“吳國使臣曾對西蜀有十四字考語。”】
【“入其朝,不聞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