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拱手:“父皇,昔日先帝在時,譙周從未參與國政。”】
【“而今妄議大事,出口亂言,是非理也。”】
【“城都之兵尚有數萬,薑維全師,皆在劍閣。”】
【“若知魏軍犯厥,必來救應,內外夾擊,可獲大勝。”】
【“豈可輕信腐儒之言,廢棄先帝之基業啊。”】
【“大膽!”劉禪拍著桌子,“無知小兒,不識天時,”】
彈幕:
——“子龍救你的時候也不在乎天時啊。”
——“阿鬥您趕緊死吧讓兒子繼位。”
——“劉備當年赤壁被打成那樣,都沒想過投降。劉禪這才哪到哪,哎~”
——“劉禪還不如他兒子有血性。”
——“劉備這才是我的後。”
——“真隔代傳。”
——“曹髦有魏武遺風,劉諶有昭帝之烈。”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伯約還在禦敵,劉禪已經想投降了。”
【“父皇。”看到劉禪堅決投降,劉諶重重磕頭,“即使大勢已去,也該父子、君臣背城一戰,與社稷共存亡。”】
【“倘若投降,死後有何麵目去見先帝啊?”】
【劉禪氣得手抖:“胡說,胡說!”】
【“父皇!”劉諶苦勸,“父皇!”】
【“胡說,胡說!”】
【“父皇,父皇!”】
——“阿鬥:誰來也扶不起我,兒子也不例外。”
——“真可謂上不如父,下不如子。”
【見勸不動劉禪,劉諶決絕地看向劉禪:“父皇,孩兒劉諶,寧死不降。”】
【劉禪閉著眼睛,眼不見心不煩:“推出宮去,推出宮去。”】
【甲士上前,將劉諶往宮外推:“父皇,不能降,不能降啊!”】
【“不能愧對列祖列宗,愧對後世子孫啊。”】
【“父皇,父皇啊啊啊……”】
【即便已經被推出大殿,劉諶仍然趴在大殿門口,拍打著殿門。】
【“爾等貪生怕死的腐儒,毀我先帝基業,當遭天報。”】
【“父皇不能降,不能降啊……”】
【“不能降,不能降啊,父皇……”】
【劉禪下令:“速修……降書。”】
——“劉禪:伯約我先點了,你自己看著辦。”
——“草,老子都看哭了。”
——“劉禪傻不傻不知道,不願動腦是一定的。”
——“劉禪你為什麼要活這麼久。”
——“備備和亮亮要被氣活了。”
【受降儀式,在城都城門舉行。】
【蜀國老兵們,不禁落下了眼淚。】
【譙周將大印奉上,對鄧艾彙報:“城都共二十八萬戶,男女九十四萬人,帶甲將士十一萬。”】
【“官吏四萬,倉糧四十餘萬。”】
【“金銀各兩千斤,錦緞二十萬匹。”】
【“餘物在庫,不及具數。”】
【“擇定十二月初一,君臣出城投降。”】
【鄧艾接過大印,心中五味雜陳。】
彈幕:
——“這特麼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