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下令:“關上殿門,快快迎敵。”】
【薑維拔劍正要迎敵,胸口絞痛不已,一口鮮血噴薄而出。】
【亂戰之中,鐘會被亂箭射死:“伯約,讓你失望了。。。”】
【薑維手刃數人後,被魏兵圍住。】
【薑維靠柱舉劍,魏兵不敢近。】
【看著眼前數不清的魏兵,薑維舉劍高喊:“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薑維悲從心起,舉劍自刎。】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他寫給劉禪的密信,也不能實現了。】
【是夜,雷雨交加,仿佛上天也在為這位老英雄送葬。】
【衛瓘上前,敬佩地對著薑維屍體一拜。】
【“蜀國之滅,絕非將軍之罪,實是後主無道而致啊……”】
【“厚葬薑將軍。”】
彈幕:
——“伯約真的勇了一輩子,出場戰子龍,臨死還手刃數人。”
——“鬥膽儘儲亡國恨,九泉應訴武鄉侯。”
——“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伯約牛逼,最後時刻都要攪動風雲。”
——“天不助蜀國啊,薑維此計已經很厲害了。”
——“一人拚掉鄧艾鐘會,可以了。”
——“伯約去見丞相了。”
——“鳳雛七夕,薑維元宵,從此無心佳節矣。”
——“衛瓘真厲害,攪和一通全身而退。”
【薑維、鐘會、鄧艾已亡,西川平定。】
【劉禪被解送洛陽,封安樂公。】
【他親自赴司馬昭府拜謝。】
【司馬昭備好歌舞酒宴,招待劉禪。】
——“阿鬥:相父我還於舊都了。”
——“劉禪隻管自己安樂,真是苦了丞相和伯約。”
——“哈哈哈沒想到吧諸葛相父!這就是我還於舊都的方式。”
【司馬昭旁邊坐著的,是他的兒子司馬炎。】
【此刻,司馬炎披肩散發,已有魏晉風骨。】
——“破案了,果然是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
——“司馬家族這盤棋下得好大啊,三代四人的努力,終於竊國成功。”
——“客觀上講,司馬家族也算是為華夏統一做出了貢獻。”
——“孫、曹、劉哭暈在廁所,打來打去,最後便宜了司馬家。”
——“如果早知道這個結局,結義的就該是孫曹劉了。”
【一場歌舞過後,司馬昭示意賈充安排下一支舞蹈。】
【賈充會意,拍手:“跳蜀舞。”】
【幾名穿著蜀錦的舞姬入殿,樂師奏起蜀樂,舞姬跳起蜀舞。】
【司馬昭暗中觀察劉禪神色。】
【在場從蜀國而來的蜀官,無不掩麵哭泣。】
【唯獨劉禪端著酒杯,樂嗬嗬地欣賞著舞姬跳蜀舞。】
【一曲過半,司馬昭笑著問道:“安樂公,頗思蜀否?”】
【劉禪癡癡地看著舞姬,似乎沒聽到司馬昭問話般。】
【“安樂公,頗思蜀否?”司馬昭加重語氣問道。】
【劉禪回過頭:“嘿嘿嘿黑,此間樂,不思蜀也。”】
【司馬昭嘲諷道:“人之無情,乃止於此。”】
【“即使諸葛孔明在世,亦不能輔助長久,何況薑維。”】
彈幕:
——“踏馬的的,好一個樂不思蜀。”混蛋,這傻逼玩意兒。”
——“蜀國敗就敗在劉禪這沙雕手裡。”
——“人之無情,乃至於此,司馬昭評價可謂入骨,劉禪辜負了眾多先輩為之奮鬥的家國。”
——“司馬昭:你是牛的,開眼了。”
——“《克林頓·司馬頗思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