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看向圍觀百姓:“我楊誌,今天殺了個潑皮,絕不連累你們。”】
【“我隻求你們,求你們給我做一個見證。”】
【“我去官府投案自首,我求你們啦。”】
【幾名曾經被牛二欺負的商販走過來。】
【“壯士,我們願意去。”】
【“壯士殺了牛二,為街坊鄰居除了一害。”】
【“我們願意去。”】
【“我們願意為你去作證。”】
【楊誌向商販們鞠躬:“謝謝,謝謝你們。”】
彈幕:
——“我作證,那牛二不是楊誌殺的,是他自己撞刀口上去的。”
——“他為百姓做好事,百姓將他高高舉起。”
——“哈哈哈,還是魯智深可愛,跑的超級快。”
——“牛二上頭有人,楊誌這下徹底玩脫了。”
——“他上頭是誰,不會又是高俅吧。”
【開封府。】
【眾人說完事情經過後,開封府尹道:“你們願意為殺人犯楊誌開脫罪責。”】
【“可敢在供狀上畫押嗎?”】
【商販們道。】
【“楊大人殺死牛二是出於無奈。”】
【“牛二橫死街頭,死有應得。”】
【“我們願意畫押。”】
【開封府尹點點頭,示意左右:“讓他們畫押。”】
【供狀拿過來,商販們爭先恐後畫押。】
彈幕:
——“畫押舊時在公文、契約或供詞等上麵寫‘押’‘十’等字,或畫花押,表示同意或認可。”
——“楊誌交錢出來,是屬於取保候審吧。現在又殺人,罪可就大了。”
——“取保候審期間又犯新罪,取消取保數罪並罰。”
——“彆拿現代法律科普宋代官司,牛二自己撞上來,楊誌沒來得及收刀誤殺的。那麼多百姓畫押作證,完全可以判楊誌無罪。”
——“哥們兒還是太衝動,這下徹底回不去了。”
——“還不如當時就待在梁山呢,起碼錢財還在,現在錢財沒了,又麵臨牢獄之災。”
【幾日之後,有人將一封信送到開封府尹麵前。】
【“我們大人信劄呈上,請大人過目。”】
【府尹看過信後說道:“這牛二之死,乃是誤殺呀。”】
【“有眾多人在場作證。”】
【“凶犯現在已經押在死囚牢,隻是不宜叛斬啊。”】
【送信人道:“不斬,我們老爺那兒是不會答應的吧。”】
【府尹道:“我看這樣吧,先將凶犯刺配大名府配軍。”】
【“然後我修書一封,讓大名府找個借口,把他除掉,你看怎麼樣?”】
【送信人道:“大名府梁中書,乃當朝蔡太師的貴婿。”】
【“交給他處置,大理寺肯定會放心的。”】
【“好,就這麼辦。”府尹說道。】
——“臥槽,牛二真有關係,還是大理寺的!”
——“牛二沒有關係能橫行霸道?”
——“在開封府當官,真是個好難的工作。”
——“有一說一,這個府尹還是有些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