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驚得連連後退,隨後嗔怪道:“叔叔老這麼多禮,客人似的,奴家倒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武鬆笑著道:“武鬆隻是敬重嫂嫂。”】
【“我哥哥為人老實厚道,如今有這麼一個家,全得感謝嫂嫂一手操持。”】
【武大郎看到武鬆和金蓮相處得如此之好,臉上儘是欣慰之情,他轉身去關上了房門。】
【看到潘金蓮臉上的奇怪神情,武鬆問道:“嫂嫂,怎麼了?”】
【潘金蓮嬌羞笑著:“就是你哥哥,也沒說過像這樣的話。”】
【“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莫再說什麼謝不謝了,讓外人聽了笑話。”】
【武鬆笑著道:“嫂嫂說得是。”】
【潘金蓮道:“叔叔快坐,奴家這就弄飯來。”】
【“有勞嫂嫂。”武鬆客氣道。】
——“武鬆應該看出了點潘金蓮的意思,故意多禮又敬重,他希望嫂子守婦道。”
——“停在這個階段還挺好的。”
【對麵茶館裡。】
【王婆和客人們說道:“天下之事,真是無奇不有啊。”】
【“那哥哥長得,跟那個三寸丁枯樹皮似的,是又黑又粗又矬。”】
【“可那兄弟長得,高高大大,有模有樣的。”】
【“你們還不知道呢,那漂漂亮亮的小媳婦,偏偏守著那個武大,整日的不出門……”】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哥哥,把自己的兄弟帶大,還讓他如此健壯,難道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嗎。”
——“簡直跟我鄰居家的老太婆一模一樣,太討厭這種市井小人了。”
——“在新疆,王婆的這種行為叫,倒是非。”
【大郎家。】
【武大郎向武鬆誇獎潘金蓮。】
【“你嫂嫂原在大戶人家做丫頭的,頗識些禮數。”】
【“燒得一手好菜,做得好針線。”】
【“哥哥好福氣呀。”武鬆讚歎道,“有了嫂嫂,這家也像個家了。”】
【潘金蓮端著飯菜出來:“叔叔平時自己住在衙門,莫非不冷清嗎?”】
【一見到潘金蓮,武鬆立刻禮貌起身:“一個人慣了。”】
【“再說平日也有兵士伺候。”】
【潘金蓮見武鬆起身,連忙道:“叔叔請坐。”】
【“那些粗人啊,灶上灶下手腳也不會乾淨。”】
【“會做的菜也少,難有些變樣可口的吃。”】
【“都是你哥哥不曉事,自己的親骨肉,也不說請回家裡來住。”】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武鬆道:“嫂嫂一番好意,武鬆心領了。”】
【“隻是這衙門裡的事,沒早沒晚的,也不好麻煩嫂嫂。”】
【潘金蓮一邊忙活一邊說道:“不就是添雙筷子嗎!”】
【“再把那偏房收拾一下,就行了。”】
【“平日裡叔叔要想吃些熱乎湯水的,也都隨心。”】
【見武鬆不想答應,潘金蓮嗔怪道:“叔叔要不肯搬來住,倒叫街頭鄰居笑我這個做嫂嫂的不容自家兄弟。”】
【“叔叔若來了,我臉上也有些光彩。”】
【武大郎也對武鬆道:“既是你嫂嫂說了,兄弟聽話,明日將行李搬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