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仇得報,武鬆踏著泥濘,頂著雨水離開孟州。】
【張青、孫二娘等人到處找不見武鬆,天降大雨,他們一行人隻好躲在破廟歇息。】
【見孫二娘悶悶不樂,張青安慰道:“彆想了,武都頭是個血性漢子,一準是……回去找張督監算賬去了。”】
【“都怨你。”孫二娘埋怨道,“我們晚了一步。”】
【張青道:“武都頭的脾氣,你就是碰見他,也攔不住他。”】
【“如果一塊去,便是羊入虎口,凶多吉少啊。”】
【孫二娘道:“他也是個精細的漢子,上次我放蒙汗藥,偏偏沒有麻翻他。”】
【咚!!!】
【隨著一聲雷聲傳來,二人聽到破廟外有人走過的聲音。】
【二人轉頭看去,正是力竭倒在泥濘裡的武鬆。】
【廟裡的人衝過去,將武鬆扶回廟中安歇。】
彈幕:
——“虎口?那專業對口了。”
——“倆白銀擔心王者兄弟在黃金局不好打哈哈。”
——“林衝走的那夜是雪夜,武鬆走的那夜是雨夜。”
——“又要去柴大官人那裡去了是吧。”
——“張督監真蠢,武鬆這麼厲害,為什麼不真的招攬武鬆呢?”
——“武鬆不比蔣門神強n倍,就太正直了,不適合官場。”
——“為什麼不真的招攬,因為武鬆不會幫忙作惡,所以張都監沒法用他。”
【次日天晴,張青夫婦便帶著武鬆回到了十字坡。】
【武鬆醒來後,見到張青、孫二娘等人,感激道:“謝謝嫂嫂救我性命。”】
【孫二娘一邊幫武鬆敷藥,一邊埋怨道:“當初勸兄弟留下,你偏要去服罪。”】
【武鬆道:“哥哥教我,正正經經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孫二娘道:“不是兄弟不好,是這世道不乾淨,容不得你這樣做人。”】
【武鬆道:“難道天下,就沒有我武鬆容身之處嗎?”】
【孫二娘給武鬆披好衣服:“兄弟,這兒就是你的家,在這兒安心養傷。”】
【武鬆道:“在這裡不是長久之計,必連累你們。”】
【說話間,張青回來了,孫二娘問道:“打探得如何啊?”】
【張青道:“孟州城閉門三日,逐一搜查,家至戶到,五家一連,十家一保啊。”】
【“知府押了文書,畫影圖形,出三千貫賞錢,各鄉各村,都挨家挨戶地搜查。”】
【“知情不報者,與犯人同罪。”】
【“官兵說到就到啊。”】
彈幕:
——“三千貫剛好買楊誌的刀了。”
——“老虎:就三千?這武鬆就值三千?”
——“武鬆有本事,值3000黃金還差不多。3000貫太少了。”
——“彈幕能科普一下,什麼是五家一連十家一保嗎?”
——“連坐法,商鞅留下的。”
——“五家一連十家一保是連帶責任,出了事附近鄰居都要受牽連。”
——“五家一連十家一保就是連坐,讓互相檢舉揭發,藏不住人。”
——“張青夫婦不是天天殺人嗎,怎麼不抓他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