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關東大旱,瘟疫蔓延,朝廷仍強征賦稅。”
“55歲,黃巢聚眾數千起兵冤句,發動了曆史上著名的黃巢起義。”
“55歲的黃巢穿上鎧甲,衝鋒陷陣,數月內攻占曹州、濮州、蘄州。”
“57歲攻陷鄆州,殺天平節度使,威震天下。”
“58歲時,和黃巢一同起義的王仙芝戰死,黃巢收編其部隊,自封為‘衝天大將軍’。”
“60歲率義軍渡長江,破淮河防線,直指洛陽。”
“攻破洛陽後,‘不剽財貨’,民眾夾道歡迎。”
“61歲破潼關,入長安,屠儘門閥士族。”
“後於含元殿稱帝,國號‘大齊’。”
“推行‘均行’政策,沒收貴族財產,分給貧民。”
——“還好有顧佬科普,不然我這曆史盲還不知道蘇辰寫的啥。”
——“黃巢證明了一件事,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
——“門閥士族就是一群蛀蟲。”
——“有專家說過,如果沒有黃巢,如今的華夏就會和隔壁阿三國一樣,被種姓製度控製。”
顧佬頓了頓,繼續說道:“可惜,黃巢的結局並不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屠戮門閥士族的行為,雖然得到了貧民百姓的支持,卻動了貴族的利益。”
“唐朝貴族們聯合起來,以唐朝皇室的名義,策反了黃巢大將朱溫。”
“這一年,黃巢62歲,朱溫叛變投敵,致使義軍元氣大傷。”
“63歲時,朱溫大將李克用攻入長安,黃巢率領餘部18萬撤離。”
“64歲時,黃巢在陳州之戰損失慘重,糧儘兵疲。”
“之後敗退狼虎穀,自刎而死。”
“蘇辰在水滸裡讓宋江把自己和黃巢作比,明顯就是要走造反這條路。”
“這樣一來,那就是讓水滸裡的宋江,和曆史上的宋江進行融合了。”
彈幕:
——“宋江造反,他有這實力嗎?”
——“曆史上還真有宋江造反,不過規模極小,很快就被剿滅了。”
——“朱溫這貨好惡心。”
——“這名字可起得太對了,朱溫——豬瘟!”
——“可氣的是,朱溫最後還架空了唐朝,成了皇帝。”
撒唄寧感歎道:“屠門閥,戮世家,功蓋千秋震天下。”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替天行道方為丈夫。”
“他用行動向世人證明,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更容易。”
“發明族譜的人,做夢也想不到,門閥世家引以為傲的族譜,將會成為他們的死亡筆記。”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儘公卿骨!”
“黃巢拿著生死簿,將世家大族屠戮殆儘,為寒門百姓,立下了不世之功。”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他就是,五姓七望的活爹,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九族消消樂玩家,衝天大將軍——黃巢!”
——“論總結,還得是小撒。”
——“不愧是央媽培養的名嘴,會說。”
——“突然好燃啊,是怎麼回事。”
評委席上。
郭靜明不耐煩說道:“行了行了,我大概知道黃巢是個什麼人了,不就是一個造反頭子嗎?”
“蘇辰在水滸裡,借宋江自己的口,把宋江比作黃巢,這不是讓宋江說自己是反賊嗎?”
“史書上,宋末時候,的確有宋江這一支起義軍。”
“但其規模極小,遠不及同時期的方臘。”
“這就好比蘇辰寫《三國演義》,不把曹操、孫權、劉備當主將,而寫一個公孫淵、臧霸、士燮……”
“蘇辰如果寫宋末曆史,哪怕拿方臘當主角,都比宋江有看頭。”
“本來我以為水滸隻是寫一幫底層好漢的故事,現在要上升到農民起義的階層。”
“可是上到這個階層,卻是宋江這麼一支不入流的起義軍,這書還有啥看頭。”
喜歡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請大家收藏:()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鬨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