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懟得說不出話來,隻得呆呆地看向方臘。】
【方臘再添一把火:“假如你我一道,共討昏君。”】
【“不照樣能封妻蔭子,青史留名嗎?”】
【“宋朝江山氣數已儘,將軍也當審時度勢。”】
【“不可坐失良機。”】
彈幕:
——“淨說實話。”
——“方臘明白人啊。”
——“宋江破大防了吧。”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宋江格局是比方臘差點。”
【宋江堅持道:“秉承忠義,順天護國,乃我宋江的人生宗旨,也是眾望所歸。”】
【“方將軍逆天而行,就不怕身敗名裂嗎?”】
【“放肆!”方臘身旁方貌指著宋江吼道。】
【“大膽!”宋江身旁李逵指著方貌嗬斥。】
【雙方將士舉起弓箭、盾牌,互相對峙。】
——“方臘:淦!跨服聊天。”
【“鐵牛,休得無禮。”宋江將李逵叫退。】
【方臘也將軍士叫退,向對麵船上宋江喊道:“宋將軍的好意,我已心領了。”】
【“我的話,也希望將軍三思。”】
【“你我手下兄弟的脾氣都不好,如果在這裡鬨將起來,你我的麵子都不好看。”】
【“我先告辭了。”】
——“方臘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此次會晤,雙方充分交換了意見,進行了友好而有建設性的討論。”
——“宋大哥有宋大哥的朋友,我方臘有方臘的兄弟。”
——“其實方臘還是很好的,他還在為宋江著想。”
——“方臘脾氣算好的了,也很給麵子了。”
——“人家那一幫人好歹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梁山這邊人都不知道為什麼上戰場。”
——“好氣,蘇辰怎麼不寫方臘傳,偏偏要寫這個不爭氣的宋江。”
【夜裡。】
【燕青來找盧俊義:“員外,小弟有點擔心,不知當講不當講?”】
【盧俊義道:“你呀,和我哪來那麼多客套。”】
【“有話直接。”】
【燕青對盧俊義道:“今日宋將軍與那方臘講和,叫我看是講輸了。”】
【“怎見得?”盧俊義反問。】
【燕青道:“方臘那一番話很厲害,直戳宋江心窩子。”】
【“宋將軍氣得臉兒都白了。”】
——“哈哈哈哈哈,氣的臉都白了,我真的笑噴了。”
——“氣成了孝義白三郎。”
——“小乙哥,慎言,慎言啊!俗話說看穿不說穿!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嗬嗬。”盧俊義笑著道,“征討憑的是兩軍陣前廝殺。”】
【“鬥嘴,哈哈哈哈……贏了輸了都無所謂。”】
——“諸葛亮表示鬥嘴有用。”
【燕青道:“員外,我是擔心……”】
【“擔心什麼?”盧俊義問。】
【燕青道:“擔心會動搖軍心。”】
【盧俊義看了看四周,隨後看向燕青:“就你心細。”】
【“你看,將士們連日征殺,已經疲憊不堪了。”】
【“連缺的覺都補不起來,哪有心思想這些。”】
【燕青道:“那就是小乙想多了。”】
——“言外之意:軍心已經不能再低了。”
——“盧俊義也是個官迷,和他說這些都沒用的。”
——“注意,盧俊義默認了這些話確實可能動搖軍心,隻是強調大家沒工夫動搖。”
——“兄弟們,俺投方臘去也,你們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