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負麵輿情目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壓製,但負責宣傳輿情工作的團隊成員們卻依舊如臨大敵般不敢掉以輕心。
伴隨著黎明曙光的逐漸升起,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將目光聚焦於這場礦難事件之上。
廣大群眾紛紛借助自身所擁有的社交平台,廣泛地傳播著與之相關的各類信息。
其中不乏有人發表出諸多負麵的言論,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愈發嚴峻起來。
無論是身處部內統籌指揮的孟義、沈明義二人,還是親臨現場一線奮戰的龔建與柳江河等人,無一不是時時刻刻緊盯著網絡輿情那瞬息萬變的動態走向,並進一步加強了與公安機關之間的協同聯動機製。
一旦監測到任何負麵信息的出現,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予以妥善處理。
就在這一過程當中,救援領導小組裡的一部分領導乾部連同侯權提出一個建議:鑒於當前如此眾多的評論數量,是否可以考慮直接將評論功能予以關閉?又或者能否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進行大規模的刪帖操作呢?
經過一番審慎的商討之後,柳江河和龔建立刻達成共識,並在第一時間將此情況詳細地向孟義以及省委宣傳部的各位領導作了全麵彙報。
他們一致認為,麵對眼下這般洶湧澎湃的輿論浪潮,單純依靠封堵手段來遏製其發展態勢顯然並非明智之舉,正所謂“堵不如疏”。
倘若貿然關閉評論功能或是強行實施大麵積刪帖行為,非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倒極有可能引發更為嚴重且難以控製的負麵輿情爆發。
他們的想法得到孟義和省委宣傳部領導的同意,這幾年隨著信息技術和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輿情事故屢有發生,不少地方的領導要麼是對這塊工作不夠重視,要麼提到網絡輿情談虎色變,應對的方式方法也是簡單粗暴搞一刀切。
柳江河將孟義和省委宣傳部的意見反饋給張家明等領導後,張家明立刻給高俊峰彙報,最終決定尊重宣傳部門的意見,但是強調務必要做好輿情引導,確保輿情在可控範圍內。
省長的指示讓宣傳輿情組的壓力更大了,這個時候他們全都神經繃緊,沒有人敢拿這個開玩笑。
柳江河的壓力更大,他從侯權剛才的建議和後麵傳達高俊峰要求中看出來,侯權已經把自己盯上了,要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出點失誤,他絕對會在大領導的麵前參自己一本。
不過還好,這段時間的輿情總體還是可控,也得益於他們及時發布的幾條新聞讓網友們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也讓他們看到了最新的進展。
現在他們基本上算是在做一場圖文直播,剛才他們報領導小組同意後,每半個小時就發布一次新聞,這讓時刻關注礦難的人們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救援進展。
這對於宣傳輿論組的壓力,也變得越來大,畢竟發得越多越容易有出錯的地方。
上午十點,省委書記楊東升終於抵達了礦難現場。與他一同前來的,不僅有來自國家安監總局的領導們,還有專門成立的事故調查組。
楊東升顧不上休息,立刻召集相關人員,開始詳細了解當前礦難救援的最新進展情況,張家明神情嚴肅地彙報目前被困礦工的人數、井下的環境狀況以及已經采取的救援措施等信息。
楊東升一邊認真傾聽,一邊不時插話詢問關鍵細節,並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要點。
聽完彙報後,他指出這次礦難影響重大,必須全力以赴開展救援工作,確保每一個被困礦工的生命安全。
隨後,國家安監總局的領導也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要科學製定救援方案,合理調配資源,提高救援效率。
經過研究會商,最終確定了下一步的救援計劃,繼續增調救援隊伍,組織精乾力量進入尚未搜尋的巷道搜尋,加強現場檢測防止次生事故。同時繼續全力做好傷員救治、遇難人員的善後及家屬的撫慰工作。
楊東升特彆強調,棉城市作為事發地,一定要全力配合國家調查組對礦難發生的原因展開深入細致的調查。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絕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更不能弄虛作假、推諉扯皮,一旦發現有此類行為,必將嚴懲不貸!
與此同時,楊東升還著重指出,對於那些在此次礦難中負有責任的領導乾部、企業負責人以及相關責任人,一定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其責任。
該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絕不姑息,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堅決移送,以起到警示作用,杜絕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接下來,楊東升又在大家的陪同下看望慰問了被困工人家屬,表示一定破除萬難救援,隻要有一絲希望,就要儘百分之百的努力,全力營救被困人員。
楊東升到達現場之後,柳江河與現場的記者全部投入到緊張的采訪中,同時央視也在現場進行采訪,還好柳江河他們準備充分被采訪的人都沒有出現問題不清楚的情況。
這個時候其他一些新聞媒體蜂擁而至,對於這些記者柳江河他們嚴格把關,挨個核實身份和介紹信,確認無誤後才允許進入采訪,並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