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聲辭舊歲,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對於華夏人來說,是一種深深的情結。
每到歲末,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會想儘辦法回家團聚。
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年夜飯的菜肴通常非常豐盛,寓意著團圓和美好。
過年不僅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人們可以放下一年的疲憊和煩惱,享受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棉城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個移民移民的城市,在這裡天南海北的人都有,所以過年的習慣也不一樣。
在棉城市,多數家庭並不遵循傳統的年夜飯習俗,而是將午餐視為過年當天最為豐盛的一餐。
每當廚房中的美味佳肴逐一完成烹飪,被精心地端上桌時,一場莊重而又溫馨的儀式便拉開帷幕。
首先要祭拜祖先,以表達對先輩們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接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會響徹雲霄,仿佛向整個世界宣告著新年的到來以及這一家團圓時刻的喜悅。
隻有在完成這些傳統流程之後,家人們才能拿起筷子儘情享受美食盛宴。
按照常理而言,柳江河一家人本應像其他家庭一樣先行祭拜已逝的父母,但今日情況特殊,張家明夫婦親臨家中做客,如果讓客人等待祭拜儀式結束未免顯得有些失禮。
經過一番權衡,柳江河決定省略這個環節,直接燃放鞭炮來開啟這場歡樂的聚餐。
儘管身處繁華喧囂的城市之中,放鞭炮這項古老的傳統卻依然深深地紮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無論是高樓大廈還是街頭巷尾,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徹天際,共同交織成一曲熱鬨非凡的新春樂章。
而且,大家似乎心有靈犀一般,默契地選擇合適的時間段燃放鞭炮,既充分釋放了節日的熱情,又不至於對他人造成過多乾擾。
柳江河禮貌地跟張家明打了個招呼,隨後便手捧著一掛紅彤彤的鞭炮快步走下樓去。
站在樓下空曠之處,他靜靜地等待著楊瑩發出點火的指示。
終於,在得到楊瑩的信號後,柳江河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引信。
刹那間,火光四濺、炮竹轟鳴,絢爛的,“啪啪啪”鞭炮聲響起,屋裡眾人聽到鞭炮聲都笑開了顏。
張家明笑著說道:“這鞭炮一響,年味兒一下就濃起來嘍。”
柳江河快步跑上樓,臉上洋溢著喜氣,一進屋,便招呼大家入座。
隻見那張寬大而整潔的桌子上,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各式各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儘管張家明夫婦平日裡飲食較為清淡,但今日的午餐顯然充分考慮到了他們的口味偏好。
當然啦,像雞鴨魚肉、臘肉香腸這類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經典菜品自然也不會缺席。
隻不過,這些菜肴在烹飪時格外注重細節與精致度,無論是色澤、香氣還是口感,皆堪稱上乘之作。
當謝建國小心翼翼地取出他所帶來的那一壇珍藏多年的陳年老酒,並將其緩緩倒入杯中後,整個房間裡頓時彌漫起一股濃鬱醇厚的酒香。
在柳江河熱情洋溢且再三誠摯的邀請之下,張家明最終實在難以推辭,隻得微笑著舉起手中的酒杯。
他朗聲道:“今天啊,我和夫人冒昧前來江河家中蹭飯,著實感到有些難為情呢!”
“在座諸位當中,數我的年紀最長,那我也就不客氣地喧賓奪主一回,由我來提這第一杯酒”
稍稍停頓片刻,張家明接著說道:“首先呢,我要衷心感謝江河以及建國同誌你們兩家如此熱忱周到的款待。”
“若不是有你們,恐怕今年這個春節,我和夫人就要孤孤單單地度過咯!”
這些話確實是他的客套話,就算他們不來柳江河家,想要請他們吃飯的人多了去,他們隻是不想麻煩而已。
說完這番話,他繼續言道:“再者呀,我還要再次表達謝意。感謝江河和建國同誌一直以來對於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尤其是江河,自從我來到棉城任職以後,許多的工作思路皆是在你的啟發下方才得以梳理清晰。對此種種,我可是全都銘記於心呐!”
這些話又有些收買人心的意思,這些話柳江河和謝建國有些感動,但是也不敢當真。
終於,他緩緩地站立起身軀,穩穩地將手中的酒杯高舉至桌子中央。
他麵帶微笑,聲音洪亮且飽含深情:“值此闔家歡樂之良辰美景,我衷心祝願在座各位在嶄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健康康,諸事順順利利。來吧,讓我們一同舉杯,共慶這美好的時刻!”
話音剛落,其他人紛紛附和道:“祝書記和阿姨身強體壯,事事順心如意!”
緊接著便是一陣清脆的碰杯聲響起——“乾杯!”“新年快樂!”
此起彼伏的祝賀聲交織在一起,猶如一首歡快激昂的交響曲,回蕩在整個房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餐桌上的氛圍變得越來越融洽,原本就熱鬨非凡的場麵更是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歡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